2007卷
【領導名錄】
總經理:孫福才 吳永奇
黨委副書記:甦南(蒙古族)
紀檢委書記:朱憲文(女)
工會主席:聶明遠
副總經理:程汝利 高富安 王貴忠 王欣
總工程師:張丑
【安全管理】面對自然災害多、風沙雨雪多、設備超期服役等問題,公司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如《安全糾偏指令制度》、《系統(tǒng)負責專業(yè)管理制度》、《系統(tǒng)負責專業(yè)管理量化考核辦法》等;以落實責任制作為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突破口,貫通了領導負責、逐級負責、系統(tǒng)負責、崗位負責的責任制;以嚴控關鍵為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切入點,狠抓了對安全關鍵部位的重點攻關和薄弱環(huán)節(jié)的檢查糾偏;深入推進安全文化建設,不斷賦予安全文化新的內涵;狠抓員工日常安全行為養(yǎng)成,增強了安全綜合保障能力。至2006年12月31日,實現(xiàn)無責任行車重大、大事故1 195天,無責任職工死亡事故534天。
【運輸經營】公司上下以大局為重統(tǒng)籌運力、以效益為本調配運力、以創(chuàng)新機制挖掘運力,堅持外抓協(xié)調、內抓提效、重抓增運、嚴抓考核,積極爭取鐵道部和周邊局支持,盡全力打通限制口,保證了賁紅口和通北口接重;不斷優(yōu)化運輸組織,大力壓縮了列車運行時間;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千方百計增運增收。至2006年12月31日,運輸收入完成13.57億元,為年計劃12.6億元的108.5%,同比增加1.63億元;貨運量完成1 839.2萬噸,為年計劃1 650萬噸的111.5%,同比增長335.6萬噸;客運量完成145.7萬人次,為年計劃102.6萬人次的142%,同比增加37.4萬人次。
【基礎設施】公司上下以有限擴能改造、設備整治和新線建設為重點,堅持立足當前、著眼未來、強本簡末、注重質量,先后購置15臺DF4D內燃機車;圓滿完成28個站的微機聯(lián)鎖擴能改造工程和錫藍線確報系統(tǒng)、客票專網建設工作;中修通信架空明線路160公里;中修線路257.55公里。并在4月12日開通運營了桑藍鐵路,12月份啟動了藍多鐵路和錫林浩特東站配套工程,為藍多鐵路早開通、早收益奠定了基礎。
【經營管理】按照統(tǒng)籌兼顧、突出重點的原則,堅持先算后花,將有限資金集中用于保運輸安全、保生產必需、保職工收入三個重點;按照量入為出、動態(tài)管理的原則,大力推進集約經營,嚴格控制大項物耗和成本支出;按照落實責任、完善機制的原則,嚴格落實大額資金使用聯(lián)簽制度,逐步規(guī)范了經營管理行為,確保資產和資金安全;按照厲行節(jié)約、節(jié)支降耗的原則,制定出臺《公司節(jié)約能源管理辦法》,取得良好效果。至2006年12月31日,運輸總支出為12.43億元運輸,利潤實現(xiàn)2.22億元;資產保值增值率達110%,凈資產收益率達6%,運輸營業(yè)利潤率達10%。
【內部改革】機構人事制度改革方面,本著理順體制、強化職能、創(chuàng)新管理、有序推進的原則,對機關管理機構進行整合優(yōu)化,整合后機關職能處室由23個減少到15個,機關工作人員由354人減少到253人;采取上下交流、地區(qū)交流、系統(tǒng)交流、黨政交流的方式,調整基層單位黨、政正職33人,調整后班子成員平均年齡為40.4歲。勞動用工制度改革方面,進一步加強了勞動用工合同管理,嚴格控制勞動用工總量,合理調劑余缺,全年勞動生產率達166.95萬噸公里/人年。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面,加強工資總額計劃管理,不斷完善安全、績效等考核辦法,形成了職工收入隨公司效益增長的分配機制。
【多經體制】堅持面向市場、規(guī)范管理、審慎投資、集約經營的經營方針,充分利用主業(yè)運輸優(yōu)勢和區(qū)域資源優(yōu)勢,進一步加大對貨運代理、煤炭經營、礦產品開發(fā)、建筑工程等有專長、有潛力、有市場主營項目的投資力度;成立專門的多元經營管理機構和多元經營發(fā)展分公司、聚力服務分公司,將神通公司和設計所由分工司變更為法人公司,對現(xiàn)有多經企業(yè)及站段多經實體進行全面徹底的清理和資源整合,逐步形成以市場為導向、以骨干企業(yè)為依托的集約群體。
【職工生活】公司上下始終把成果共享、關注弱勢作為構建和諧、致力穩(wěn)定的首要任務,2005年職代會承諾為全體在崗員工進行一次健康體驗等8件好事全部兌現(xiàn);8月份正式啟動了“三不讓”工程,倡議員工捐款近40萬元;9月份投資37.8萬元,重新開辦公司機關餐廳,解決機關單身員工及沿線來公司辦事人員的就餐問題;大力加強“三線”建設,提高乘務人員誤餐補助標準,改善乘務員公寓食宿條件;規(guī)范運作職工醫(yī)療保險制度,及時足額完成職工社會保險費征繳工作;認真落實平等協(xié)商和集體合同制度,對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項,按規(guī)定提交職代會審議通過;購置了客貨專用車,改善了工務、電務、水電員工野外作業(yè)條件;為全體員工發(fā)放了大米和蘋果等福利品;員工年人均工資達26 748元,較上年增長25.3%。
(王吉春)
【領導名錄】
總經理:孫福才 吳永奇
黨委副書記:甦南(蒙古族)
紀檢委書記:朱憲文(女)
工會主席:聶明遠
副總經理:程汝利 高富安 王貴忠 王欣
總工程師:張丑
【安全管理】面對自然災害多、風沙雨雪多、設備超期服役等問題,公司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如《安全糾偏指令制度》、《系統(tǒng)負責專業(yè)管理制度》、《系統(tǒng)負責專業(yè)管理量化考核辦法》等;以落實責任制作為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突破口,貫通了領導負責、逐級負責、系統(tǒng)負責、崗位負責的責任制;以嚴控關鍵為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切入點,狠抓了對安全關鍵部位的重點攻關和薄弱環(huán)節(jié)的檢查糾偏;深入推進安全文化建設,不斷賦予安全文化新的內涵;狠抓員工日常安全行為養(yǎng)成,增強了安全綜合保障能力。至2006年12月31日,實現(xiàn)無責任行車重大、大事故1 195天,無責任職工死亡事故534天。
【運輸經營】公司上下以大局為重統(tǒng)籌運力、以效益為本調配運力、以創(chuàng)新機制挖掘運力,堅持外抓協(xié)調、內抓提效、重抓增運、嚴抓考核,積極爭取鐵道部和周邊局支持,盡全力打通限制口,保證了賁紅口和通北口接重;不斷優(yōu)化運輸組織,大力壓縮了列車運行時間;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千方百計增運增收。至2006年12月31日,運輸收入完成13.57億元,為年計劃12.6億元的108.5%,同比增加1.63億元;貨運量完成1 839.2萬噸,為年計劃1 650萬噸的111.5%,同比增長335.6萬噸;客運量完成145.7萬人次,為年計劃102.6萬人次的142%,同比增加37.4萬人次。
【基礎設施】公司上下以有限擴能改造、設備整治和新線建設為重點,堅持立足當前、著眼未來、強本簡末、注重質量,先后購置15臺DF4D內燃機車;圓滿完成28個站的微機聯(lián)鎖擴能改造工程和錫藍線確報系統(tǒng)、客票專網建設工作;中修通信架空明線路160公里;中修線路257.55公里。并在4月12日開通運營了桑藍鐵路,12月份啟動了藍多鐵路和錫林浩特東站配套工程,為藍多鐵路早開通、早收益奠定了基礎。
【經營管理】按照統(tǒng)籌兼顧、突出重點的原則,堅持先算后花,將有限資金集中用于保運輸安全、保生產必需、保職工收入三個重點;按照量入為出、動態(tài)管理的原則,大力推進集約經營,嚴格控制大項物耗和成本支出;按照落實責任、完善機制的原則,嚴格落實大額資金使用聯(lián)簽制度,逐步規(guī)范了經營管理行為,確保資產和資金安全;按照厲行節(jié)約、節(jié)支降耗的原則,制定出臺《公司節(jié)約能源管理辦法》,取得良好效果。至2006年12月31日,運輸總支出為12.43億元運輸,利潤實現(xiàn)2.22億元;資產保值增值率達110%,凈資產收益率達6%,運輸營業(yè)利潤率達10%。
【內部改革】機構人事制度改革方面,本著理順體制、強化職能、創(chuàng)新管理、有序推進的原則,對機關管理機構進行整合優(yōu)化,整合后機關職能處室由23個減少到15個,機關工作人員由354人減少到253人;采取上下交流、地區(qū)交流、系統(tǒng)交流、黨政交流的方式,調整基層單位黨、政正職33人,調整后班子成員平均年齡為40.4歲。勞動用工制度改革方面,進一步加強了勞動用工合同管理,嚴格控制勞動用工總量,合理調劑余缺,全年勞動生產率達166.95萬噸公里/人年。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面,加強工資總額計劃管理,不斷完善安全、績效等考核辦法,形成了職工收入隨公司效益增長的分配機制。
【多經體制】堅持面向市場、規(guī)范管理、審慎投資、集約經營的經營方針,充分利用主業(yè)運輸優(yōu)勢和區(qū)域資源優(yōu)勢,進一步加大對貨運代理、煤炭經營、礦產品開發(fā)、建筑工程等有專長、有潛力、有市場主營項目的投資力度;成立專門的多元經營管理機構和多元經營發(fā)展分公司、聚力服務分公司,將神通公司和設計所由分工司變更為法人公司,對現(xiàn)有多經企業(yè)及站段多經實體進行全面徹底的清理和資源整合,逐步形成以市場為導向、以骨干企業(yè)為依托的集約群體。
【職工生活】公司上下始終把成果共享、關注弱勢作為構建和諧、致力穩(wěn)定的首要任務,2005年職代會承諾為全體在崗員工進行一次健康體驗等8件好事全部兌現(xiàn);8月份正式啟動了“三不讓”工程,倡議員工捐款近40萬元;9月份投資37.8萬元,重新開辦公司機關餐廳,解決機關單身員工及沿線來公司辦事人員的就餐問題;大力加強“三線”建設,提高乘務人員誤餐補助標準,改善乘務員公寓食宿條件;規(guī)范運作職工醫(yī)療保險制度,及時足額完成職工社會保險費征繳工作;認真落實平等協(xié)商和集體合同制度,對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項,按規(guī)定提交職代會審議通過;購置了客貨專用車,改善了工務、電務、水電員工野外作業(yè)條件;為全體員工發(fā)放了大米和蘋果等福利品;員工年人均工資達26 748元,較上年增長25.3%。
(王吉春)
版權所有: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支持: 內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