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07卷
- 【綜述】包頭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國家在“一五”期間建設的156個重點項目之一,是國家重要的鋼鐵工業(yè)基地和最大的稀土工業(yè)基地,是內蒙古自治區(qū)最大的工業(yè)企業(yè),擁有“包鋼股份”和“稀土高科”兩個上市公司。包鋼以鋼鐵和稀土為主業(yè)的產業(yè)優(yōu)勢,包鋼鋼鐵產業(yè)已形成一、二煉鋼兩大體系,板、管、軌、線四條生產線的格局,具備年產1 000萬噸鐵的能力,鋼鐵產品包括冷軋薄板、熱軋薄板、無縫鋼管、重軌及大型材、高速線材等56個品種6 573個規(guī)格,是全國三大鋼軌生產基地之一和品種規(guī)格較為齊全的無縫鋼管生產基地。稀土產業(yè)具備年產稀土精礦10萬噸、稀土產品折氧化物5.5萬噸以上的生產能力,主要產品包括稀土精礦、稀土化合物與稀土金屬、釹鐵硼永磁體、稀土拋光粉、儲氫粉等53個品種180個規(guī)格,是全國最大的稀土生產、科研基地和重要稀土信息中心,釹鐵硼、負極粉、拋光粉等功能材料產能占全國市場份額的20%以上,稀土氧化物總量占全國市場份額的50%??缮a焦炭及副產品27個品種、31個規(guī)格。
2006年,包鋼鐵、鋼、商品坯材的產量分別達738.03萬噸、748.45萬噸、706.38萬噸,同比分別增長了7.71%、6.69%、6.25%。其中,鐵道用鋼材60.03萬噸,同比減少0.03萬噸;大型型鋼17.78萬噸,同比增長59.62%;中板16.39萬噸,同比增長23.7%;中厚寬鋼帶144.36萬噸,同比減少39.31%;熱軋薄寬鋼帶2.63萬噸,同比減少60.69%;無縫鋼管85.34萬噸,同比增長2.13%。工業(yè)總產值246.10億元,同比減少4.27%;工業(yè)增加值102.38億元,同比減少4.26%。資產總值414.44億元,同比增長11.62%;流動資產180.6億元,同比增長2.04%;固定資產凈值168億元,同比增長1.42%;流動比率103%。全年實現銷售收入273.41億元,同比減少2.58%;管理費用17.88億元,同比增長8.04%;財務費用0.4億元,同比增加143.48%;應交稅金25.11億元,同比減少3.94%;全年實現利潤7.74億元,同比減少42.11%。出口鋼材72.5萬噸,比上年翻了一番多,超過商品坯材總量的10%;創(chuàng)匯3.3億美元,同比增長84.18%。非鋼產品出口取得突破,實現了由主要出口原材料向出口高附加值產品的轉變。進出口總額突破5億美元大關,達到5.26億美元,出口大于進口1.97億美元。
主要經濟技術指標:連鑄比達到94.8%,比上年下降0.03個百分點;高爐入爐焦比444.76千克/噸,比上年降低19千克/噸;高爐利用系數為2.021噸/立方米·日 ,比上年提高0.099噸/立方米·日;綜合成材率94.88%,比上年降低0.74個百分點;轉爐鋼鐵料消耗為1 089.93千克/噸,比上年提高0.78千克/噸;噸鋼綜合能耗降到779千克標煤,比上年降低80千克標煤,實現“破8見7”;噸鋼綜合能耗新水由上年的9.8立方米降到7.95立方米。
【稀土產業(yè)】稀土產業(yè)出現重大轉機。近年來包鋼實行稀土精礦“五統(tǒng)一”管理的成效,在2006年得到集中顯現,不僅使稀土產品價格恢復到正常水平,而且提升了整個稀土行業(yè)的景氣程度。下半年稀土高科股票價格一路上揚,從4元多漲到16元。包鋼全年稀土產品折合氧化物總量達4.01萬噸,比上年增長35.5%;實現銷售收入18.49億元,比上年增長43%;實現利潤總額1.5億元,扭轉了近年來的虧損局面。
(宋 偉)
- 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內蒙古區(qū)情網》官方網站
- 【綜述】包頭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國家在“一五”期間建設的156個重點項目之一,是國家重要的鋼鐵工業(yè)基地和最大的稀土工業(yè)基地,是內蒙古自治區(qū)最大的工業(yè)企業(yè),擁有“包鋼股份”和“稀土高科”兩個上市公司。包鋼以鋼鐵和稀土為主業(yè)的產業(yè)優(yōu)勢,包鋼鋼鐵產業(yè)已形成一、二煉鋼兩大體系,板、管、軌、線四條生產線的格局,具備年產1 000萬噸鐵的能力,鋼鐵產品包括冷軋薄板、熱軋薄板、無縫鋼管、重軌及大型材、高速線材等56個品種6 573個規(guī)格,是全國三大鋼軌生產基地之一和品種規(guī)格較為齊全的無縫鋼管生產基地。稀土產業(yè)具備年產稀土精礦10萬噸、稀土產品折氧化物5.5萬噸以上的生產能力,主要產品包括稀土精礦、稀土化合物與稀土金屬、釹鐵硼永磁體、稀土拋光粉、儲氫粉等53個品種180個規(guī)格,是全國最大的稀土生產、科研基地和重要稀土信息中心,釹鐵硼、負極粉、拋光粉等功能材料產能占全國市場份額的20%以上,稀土氧化物總量占全國市場份額的50%。可生產焦炭及副產品27個品種、31個規(guī)格。
2006年,包鋼鐵、鋼、商品坯材的產量分別達738.03萬噸、748.45萬噸、706.38萬噸,同比分別增長了7.71%、6.69%、6.25%。其中,鐵道用鋼材60.03萬噸,同比減少0.03萬噸;大型型鋼17.78萬噸,同比增長59.62%;中板16.39萬噸,同比增長23.7%;中厚寬鋼帶144.36萬噸,同比減少39.31%;熱軋薄寬鋼帶2.63萬噸,同比減少60.69%;無縫鋼管85.34萬噸,同比增長2.13%。工業(yè)總產值246.10億元,同比減少4.27%;工業(yè)增加值102.38億元,同比減少4.26%。資產總值414.44億元,同比增長11.62%;流動資產180.6億元,同比增長2.04%;固定資產凈值168億元,同比增長1.42%;流動比率103%。全年實現銷售收入273.41億元,同比減少2.58%;管理費用17.88億元,同比增長8.04%;財務費用0.4億元,同比增加143.48%;應交稅金25.11億元,同比減少3.94%;全年實現利潤7.74億元,同比減少42.11%。出口鋼材72.5萬噸,比上年翻了一番多,超過商品坯材總量的10%;創(chuàng)匯3.3億美元,同比增長84.18%。非鋼產品出口取得突破,實現了由主要出口原材料向出口高附加值產品的轉變。進出口總額突破5億美元大關,達到5.26億美元,出口大于進口1.97億美元。
主要經濟技術指標:連鑄比達到94.8%,比上年下降0.03個百分點;高爐入爐焦比444.76千克/噸,比上年降低19千克/噸;高爐利用系數為2.021噸/立方米·日 ,比上年提高0.099噸/立方米·日;綜合成材率94.88%,比上年降低0.74個百分點;轉爐鋼鐵料消耗為1 089.93千克/噸,比上年提高0.78千克/噸;噸鋼綜合能耗降到779千克標煤,比上年降低80千克標煤,實現“破8見7”;噸鋼綜合能耗新水由上年的9.8立方米降到7.95立方米。
【稀土產業(yè)】稀土產業(yè)出現重大轉機。近年來包鋼實行稀土精礦“五統(tǒng)一”管理的成效,在2006年得到集中顯現,不僅使稀土產品價格恢復到正常水平,而且提升了整個稀土行業(yè)的景氣程度。下半年稀土高科股票價格一路上揚,從4元多漲到16元。包鋼全年稀土產品折合氧化物總量達4.01萬噸,比上年增長35.5%;實現銷售收入18.49億元,比上年增長43%;實現利潤總額1.5億元,扭轉了近年來的虧損局面。
(宋 偉)
- 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內蒙古區(qū)情網》官方網站
临猗县|
延津县|
霍山县|
巴林左旗|
尖扎县|
襄樊市|
察隅县|
铅山县|
赤水市|
宁南县|
武冈市|
汉沽区|
广德县|
中西区|
武强县|
方正县|
湟中县|
宜良县|
清镇市|
灌阳县|
当涂县|
石城县|
肇源县|
扬中市|
兴国县|
梁河县|
林芝县|
敖汉旗|
北流市|
夏邑县|
上杭县|
福安市|
沧源|
独山县|
临颍县|
吴堡县|
兴仁县|
宁国市|
丰镇市|
马边|
丰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