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際習俗及禮儀應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是指社會交際,是社會成員所普遍使用的互動模式。狹義則指人際交往中的問候、遵從等具體禮儀細節(jié)。廣義的社會交際是社會組織在行為層面上的動態(tài)表現(xiàn)。
蒙古族十分注重并樂于人際交往,不管是熟人還是陌生人,見面都要相互行問候禮,近代習俗則相互交換鼻煙壺,詢問雨水、草場情況,談論牲畜膘情。蒙古地區(qū)的一些約定俗成的行為準則清楚地反映了這種熱心于交往的習俗。例如,一支駝隊旅行至某一地方,修整馱物,搭帳篷休息時,附近的牧民有義務為其提供茶水、燃料、毛繩等供給。當旅行者巧遇某一陌生人家剪羊毛或制毛氈時必須要說“愿您家的毛氈變得更加潔白和牢固”等祝福語,主人也要回應說“愿您的祝福永固長存”,然后用奶茶、食品招待這位客人。凡是來家做客的人必須要為其倒茶,熱情談論。蒙古族相信家里客人越多,家業(yè)越興隆。
版權所有:中共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支持: 內(nèi)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交際習俗及禮儀應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是指社會交際,是社會成員所普遍使用的互動模式。狹義則指人際交往中的問候、遵從等具體禮儀細節(jié)。廣義的社會交際是社會組織在行為層面上的動態(tài)表現(xiàn)。
蒙古族十分注重并樂于人際交往,不管是熟人還是陌生人,見面都要相互行問候禮,近代習俗則相互交換鼻煙壺,詢問雨水、草場情況,談論牲畜膘情。蒙古地區(qū)的一些約定俗成的行為準則清楚地反映了這種熱心于交往的習俗。例如,一支駝隊旅行至某一地方,修整馱物,搭帳篷休息時,附近的牧民有義務為其提供茶水、燃料、毛繩等供給。當旅行者巧遇某一陌生人家剪羊毛或制毛氈時必須要說“愿您家的毛氈變得更加潔白和牢固”等祝福語,主人也要回應說“愿您的祝福永固長存”,然后用奶茶、食品招待這位客人。凡是來家做客的人必須要為其倒茶,熱情談論。蒙古族相信家里客人越多,家業(yè)越興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