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緒五年(1879)刊印的《山西通志》載:“薩拉齊廳在治西二百四十里,東西廣二百二十里,南北袤一百里,東至多爾濟河歸化城界一百二十里,西至鄂博口烏拉特旗界一百里,南至黃河岸鄂爾多斯右翼后旗界二十里,北至后鄂博茂明安旗界八十里,東南到善岱村托克托廳境一百一十里,西南到黃草洼黃河岸鄂爾多斯左翼后旗界九十里,東北到白衡果爾山茂明安旗界一百二十里,西北到后五當(dāng)溝烏拉特旗界七十里”。
另據(jù)《清史稿》載,當(dāng)時薩拉齊廳“又兼轄鄂爾多斯左翼后旗地,廣四百三十里,袤二百二十里”。
清光緒十年(1884),將薩拉齊理事通判改為撫民理事同知廳。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析薩拉齊廳后套地置五原廳。
民國元年(1912)5月,改薩拉齊撫民理事同知廳為薩拉齊縣(縣署知事),隸屬歸綏觀察使。
民國3年(1914),薩拉齊縣屬綏遠特別區(qū)都統(tǒng)所屬綏遠道管轄。同時,土默特旗改設(shè)總管。
民國9年(1920),析薩拉齊廳轄部分地區(qū)設(shè)置固陽設(shè)治局。
民國18年(1929)1月,綏遠省政府成立,薩拉齊縣和土默特旗隸屬綏遠省政府管轄。
民國26年(1937)12月,偽薩拉齊縣公署和土默特旗均隸屬偽蒙古聯(lián)盟自治政府所屬巴彥塔拉盟管轄;民國28年(1939),屬偽蒙疆聯(lián)合自治政府巴彥塔拉盟管轄。
清光緒五年(1879)刊印的《山西通志》載:“薩拉齊廳在治西二百四十里,東西廣二百二十里,南北袤一百里,東至多爾濟河歸化城界一百二十里,西至鄂博口烏拉特旗界一百里,南至黃河岸鄂爾多斯右翼后旗界二十里,北至后鄂博茂明安旗界八十里,東南到善岱村托克托廳境一百一十里,西南到黃草洼黃河岸鄂爾多斯左翼后旗界九十里,東北到白衡果爾山茂明安旗界一百二十里,西北到后五當(dāng)溝烏拉特旗界七十里”。
另據(jù)《清史稿》載,當(dāng)時薩拉齊廳“又兼轄鄂爾多斯左翼后旗地,廣四百三十里,袤二百二十里”。
清光緒十年(1884),將薩拉齊理事通判改為撫民理事同知廳。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析薩拉齊廳后套地置五原廳。
民國元年(1912)5月,改薩拉齊撫民理事同知廳為薩拉齊縣(縣署知事),隸屬歸綏觀察使。
民國3年(1914),薩拉齊縣屬綏遠特別區(qū)都統(tǒng)所屬綏遠道管轄。同時,土默特旗改設(shè)總管。
民國9年(1920),析薩拉齊廳轄部分地區(qū)設(shè)置固陽設(shè)治局。
民國18年(1929)1月,綏遠省政府成立,薩拉齊縣和土默特旗隸屬綏遠省政府管轄。
民國26年(1937)12月,偽薩拉齊縣公署和土默特旗均隸屬偽蒙古聯(lián)盟自治政府所屬巴彥塔拉盟管轄;民國28年(1939),屬偽蒙疆聯(lián)合自治政府巴彥塔拉盟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