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
公元1912~1949年9月
1月1日 北平蒙古文化改進會出刊《蒙古月刊》。該會是旅居北平的一些蒙古族青年和熱心民族事業(yè)的蒙古人士所組織,以研究蒙古社會問題、發(fā)展蒙古實業(yè)、改進文化及疏通蒙漢間以往的隔閡為宗旨。
1月10日 國民政府教育部與蒙藏委員會擬定蒙藏教育實施方案要目。
□ 綏遠省烏蘭察布、伊克昭兩盟十三旗聯合辦事處在歸綏成立,處長與副處長由省政府遴委,處員由各旗札薩克選派。該辦事處以“聯絡蒙漢感情,改進蒙旗庶政”為宗旨,負責“籌劃蒙民生計及教育、實業(yè)、墾務、水利、礦業(yè)各事項”,向省政府建議“各蒙旗應興應革事項”,傳遞各官署致盟旗各項公文等。
□ 國民政府工商部為綏遠省政府頒發(fā)編號為74的新制(標準制與市用制)度量衡標準器一套,作為地方檢定與制造度量衡器的標準。
□ 察哈爾省教育廳第一師范學校內添設蒙旗師范講習所一班。
2月4日 中東鐵路滿洲里站電報局蘇聯人拒絕華人入內辦公。
□ 蒙藏委員會前決定在南京及康定兩處創(chuàng)辦蒙藏學校各一所,擬具組織大綱,行政院轉發(fā)教育部復議。
2月17日 洮(南)索(倫)鐵路開始鋪軌。7月11日,火車通到葛根廟。
□ 山西陸軍第14軍第43師到綏遠駐防,分駐于平地泉、卓資山、豐鎮(zhèn)各地。
3月16日 滿洲里蘇聯武裝警察越界看管滿洲里站地包工廠,黑龍江長官公署電飭特警處負責辦理此事。
3月中旬 赤峰農民掀起反經界、反清丈風潮。赤峰街西老爺廟連日撞鐘聚眾,商討反經界、反清丈對策。25日,老爺廟聚集3 000余人,到縣衙門前請愿,要求減輕地價,縣長出面接見后民眾始散。4月,風潮組織者撰寫宣傳書廣為散發(fā),反清丈斗爭再掀高潮。5月3日,近郊農民3 000余人蜂擁進城,要求暫緩清丈土地,釋放被拘捕人員。19日,省警務處長到達赤峰,奉命查辦反經界事件。6月16日,熱河省主席湯玉麟迫于壓力,宣布省經界委員會派往各縣督催清理城鎮(zhèn)地基的人員一律裁撤,對在赤峰地區(qū)辦事操切、巧立等則、激起聚眾風潮的專員、調查員“嚴押聽候查辦”;被拘捕人員無罪釋放。歷時3個月之久的反經界、反清丈斗爭勝利結束。
□ 高鳳英入蒙古人民共和國黨務學校學習,當時在該校學習的人員還有奎璧、李森、勇夫、吉雅泰、連仲、金孔一、高布澤博、賈力更等。
□ 中共黨員曹動之派劉生富到烏審旗建立中共地下交通站,發(fā)動牧民參加革命活動,曹動之領導的紅軍游擊隊在大石砭、小石砭、都格灣、烏拉爾林、紅荊灘一帶開展活動,擴大中國共產黨在這一地區(qū)的影響。
□ 內蒙古人民革命黨派寶音巴特爾、紀松齡、孟和吉爾格勒到伊克昭盟烏審旗,召開鄂爾多斯、察哈爾地區(qū)內蒙古人民革命黨秘密會議,繼續(xù)開展革命活動。
□ 中共克什克騰旗左翼(經棚地區(qū))支部建立,有黨員3人,肖生嘎任書記,受中共內蒙古特委領導。
□ 國民政府教育部譯就蒙文《蒙藏教育實施方案》、《國民體育法》、《私立學校規(guī)程》。
□ 臨河水濟渠李三渡口冰層結壩,冰泛陡漲,橫決數口,城西平地水深5尺,迷漫壩頂直薄臨河城垣。幸往年注重筑堰,是以有備無患。
春 李培基召集綏遠省軍政各界議定,綠化著名古跡昭君墓,制定植樹護林辦法17條。由實業(yè)廳督同歸綏政府,命令昭君墓接鄰之興旺莊,賈家營2村村主任辦理。當年栽植楊柳樹3 000余株。
□ 中原大戰(zhàn)爆發(fā)。馮玉祥、閻錫山敗與蔣介石,晉鈔貶值。包頭各行業(yè)及各階層人民均受損失,包頭“公和泰”、“公和源”、“興盛號”等十幾家錢莊、銀號相繼倒閉。
4月15日 國民政府教育部召開第二次全國教育會議,參加代表有各省教育廳長及市縣教育局長132人。察哈爾、熱河、綏遠三省派代表參加了會議,會議于25日結束。主要通過黨中央政治會議發(fā)交之教育方案。該方案共分10章,其中包括實施蒙藏教育計劃。
□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黑龍江省反帝大同盟組織迅速發(fā)展,呼倫貝爾地區(qū)扎蘭屯、博克圖、海拉爾等地也成立反帝大同盟分會組織。
□ 薩拉齊興農渠開工,該渠由縣西北之五當溝口開口引水,向東南流。渠長11公里,寬1丈5尺,深5尺,可灌地300頃,工程費用系地方人士請準省賑務會撥給的水利貸款3 600元。
5月14日 扎賚諾爾煤礦因中東鐵路事件停產。經中東鐵路局組織特別委員會調查該礦,決定辦法。20日,中東鐵路理事會通令各路,決定恢復生產。
5月29日 當日至6月29日,國民政府蒙藏委員會在南京召開蒙古會議,通過了《蒙古盟部旗組織法》。議決蒙藏教育實施計劃等案12件。
6月 國民政府教育部擬就改良蒙藏教育計劃10項,并著手進行。
□ 蒙古青年勵志會在北平成立,該會主要由內蒙古各盟旗旅居北平的蒙古族青年學生組成,以“宣傳黨義、提倡文化、開發(fā)蒙民智識”為目的。民國20年(公元1931年)出有會刊《勵志月刊》。
夏 包頭電燈公司開業(yè)發(fā)電,裝有100千瓦發(fā)電機組一臺,供20瓦電燈1 000盞進行照明。
□ 綏遠省政府秘書處在歸綏出刊《綏遠省政府年刊),以公開政府一年內的工作并增進人民的政治知識和興趣,出刊數年后停刊。
7月21日 綏遠省政府于歸綏出刊機關報《綏遠日報》。該報系鉛印,對開4版,為當時綏遠兩大報之一。民國26年(公元1937年)夏???SPAN lang=EN-US>
7月28日 根據東北交通委員會關于將哈爾濱電話局、無線電分臺、道里道外電報局、哈滿綏長途電話局合并為一局,并委任徐箴為哈爾濱電報局長兼電話局長和無線電臺臺長的訓令,徐箴是日起分趕上述各局、臺接收關防視事。
9月10日 扎賚諾爾煤礦開始生產,并委任蘇方和中方正、副礦長各一人。
秋 察哈爾省遭水災,低洼地的農作物全部被水淹沒沖毀,無收成。全年收獲僅為常年之7成。
□ 大青山北各縣多風霜,大青山南各縣遭蟲災、鼠災。歸綏、薩拉齊、托克托等地區(qū)田內多生好蛄蟲,害稼禾甚烈。農田大被其害,秋收減產十之三四。
10月2日 內蒙古地區(qū)各旗縣中共代表聯席會議在張家口召開。會議總結了存在的問題,分析了國內經濟、政治情況,提出了今后的工作任務,確定了各地區(qū)的負責干部。
10月10日 蒙古各盟旗聯合駐京辦事處在南京出刊蒙漢文合璧(蒙古旬刊)(后改《蒙古周刊》)。辦事處大約成立于民國18年(公元1929年),職責主要是及時向當局陳述蒙古地方的特殊情況與希望,并傳達和宣傳政府各項政令。
10月16日 中共內蒙古特委遭到破壞,中共順直省委指示建立臨時特委,由9人組成,李鐵然任書記,駐地在熱河省灤平縣金溝屯。
11月9日 中共中央討論內蒙古工作,給中共滿洲省委發(fā)出指示信,提出《內蒙古工作計劃大綱》,決定重建內蒙古特委,以熱河省為中心開展工作。
11月17日 為紀念防蘇陣亡將士及旅長韓光第、團長林選青、張季英殉國一周年,扎賚諾爾與滿洲里陣亡將士紀念碑建筑落成。滿海防守警備司令蘇炳文舉行揭幕典禮,同時舉行15旅、17旅防蘇陣亡將士追悼會。
11月24日 北京大學綏遠籍學生發(fā)起組織綏遠農業(yè)學會,以研究農學、促進地方農業(yè)建設為宗旨。民國21年(公元1932年)5月20日,為溝通和改進綏遠省農政、農學和農業(yè),創(chuàng)辦《綏遠農業(yè)學會會刊》。民國22年(公元1933年)12月1日,改名《寒圃》半月刊,繼續(xù)出刊。
12月6日 國民政府司法部公布《改進蒙古司法辦法大綱),對蒙古地區(qū)的司法工作作出八項規(guī)定。
12月 晉軍將領傅作義率所部移防綏遠地區(qū)。
冬 云澤(烏蘭夫)、趙誠、三德勝等人分別在包頭及土默特務村活動。先后在美岱召、畢克齊,沙爾沁,把什等10多個村莊秘密重建農民協會,發(fā)展會員100余人。
□ 綏遠省政府在歸綏舉辦首屆農業(yè)比賽會。目的是試種并推廣耐旱籽種及工藝作物,改良本地品種,以后定例每年舉辦一次,直至民國26年(公元1937年)歸綏淪陷后停辦。
□ 國民政府蒙藏委員會提出并通過了《改良蒙古畜牧計劃案》。主要內容為:改良應行注意要點和改良設施。
□ 歸綏新舊兩城之間的大馬路南側(今呼和浩特市電信局南)建立賽馬場。民國22年(公元1933年)竣工,此后每年舉行一次產馬賽馬大會。
□ 保商銀行于綏遠設立分行。
□ 九世班禪赴巴林右旗大板東大廟(薈福寺)傳經。昭烏達盟各旗及哲里木盟、卓索圖盟,錫林郭勒盟、察哈爾省等地部分旗來拜謁者達數十萬人。
□ 中國地質調查所孫建初在內蒙古地區(qū)東經108°~114°范圍內進行以地質礦產為主的調查,至民國22年(公元1933年)結束。于民國23年(公元1934年)的地質調查所刊物《地質專版》甲種第12號上,發(fā)表了《綏遠察哈爾西南部地質志》一文。
□ 考古學家梁思水在赤峰南英金河北岸的紅山根一帶進行考察,發(fā)現了新石器晚期文化。后稱為“紅山文化”。
□ 安北民復渠(原名扒子補隆教堂渠)因庚子賠款抵歸教堂,當年收回國有。此渠可灌田100余頃。
□ 華北水利委員會在水定河水系設立豐鎮(zhèn)、興和雨量測試站。
□ 集寧、豐鎮(zhèn)、興和等地測候所開始氣象觀測。
□ 綏遠城滿族民眾2 000余人被“慈善會”所騙,變賣家產返回東北地區(qū),途中許多人被凍餓致死。
□ 鄒尚友、朱枕薪編撰《呼倫貝爾概要》成書,不久即由東北文化社鉛印出版。
□ 蘇紹泉修、徐致軒纂《林西縣志》五卷鉛印本成書?!?,《開魯縣志》和《呼倫縣志略》也相繼成書。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權所有: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地址: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興安南路147號 電話:(0471)3292175
蒙ICP備05003250號-3
蒙公安備案:15010502000173號
政府網站標識碼:1500000032
技術支持: 內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