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qū)在古代是一個森林資源豐富的地區(qū)。據考證,大約在1.6億年以前,從內蒙古東部大興安嶺到西部阿拉善地區(qū),到處都是茂密森林。
內蒙古大興安嶺根河濕地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qū),從春秋戰(zhàn)國到清嘉慶年間(19世紀前)長期處于原始狀態(tài),清政府把東北林區(qū)全部劃為“四禁”區(qū)域,即禁伐森林、禁采礦產、禁漁獵、禁農牧,并實行移民封禁政策。清嘉慶八年(1803年)后,因關內災荒內亂,開始有人進入大興安嶺林區(qū)墾荒造田,砍木為薪。
內蒙古大興安嶺冬景
科爾沁沙地,在10世紀時,曾是“山間聞鳴鹿,林里有生風”。從松州(今赤峰)至林西,曾是“平地松林八百里”。18世紀,還是“落葉松萬株成林,望之僅如一線”。到19世紀初,從赤峰市北部罕山到扎魯特旗東南部還保留著密集的松林。如今,整個科爾沁地區(qū)的森林景觀已不復存在,變成一望無際的沙地。只有科爾沁左翼后旗的大青溝,還遺存一塊“沙海綠洲”,在翁牛特旗的松樹山,還殘存著少量的天然松林。
科爾沁沙地
據《漢書·匈奴傳》(下)記載,陰山山脈在公元前3世紀就是“東西千余里,草木茂盛,多禽獸”的林區(qū)。19世紀中期,即清咸豐年間《歸綏識略》記載:呼和浩特大青山,在東西長300余里,南北寬100余里范圍內,仍然盛產松柏林木,“遠近望之,嵐光翠靄,一帶青蔥,如畫屏森列?!爆F(xiàn)今已毀壞殆盡,僅陰坡存有少量楊、樺次生林。
陰山山脈
黃河中游的黃土高原也曾是多林地區(qū),據《新唐書裴延齡傳》記載“近山(指秦嶺北坡)無巨木,遠求指嵐勝間?!保◢怪菁瓷轿麽硩?,勝州即準格爾旗十二連城),在公元713-741年,唐王朝興建宮殿,曾在準格爾旗采伐過巨木,準格爾旗五字灣鄉(xiāng)還存留一株公元900年生的古松。如今卻變成嚴重荒漠化的地區(qū)。
毛烏素沙地
毛烏素沙地位于鄂爾多斯高原,在古代也是“密林茂樹,牧草豐美之地?!睋稒M山縣志·紀事志》記載,公元413年,夏王赫連勃勃出游契吳山(今烏審旗阿拉陶勞蓋梁)時說:“美哉斯阜,臨廣澤而帶清流,吾行地多矣,自馬嶺以南,大河以北,未有若斯之壯麗者?!庇谑牵瑢⒍汲墙y(tǒng)萬城建立在今烏審旗的白城子故址。
烏蘭布和沙漠
今河套地區(qū)和烏蘭布和沙漠,在古代也是森林地帶。據考古證明,距今1.8萬年前,河套地區(qū)“森林密布,鳥獸繁多?!睗h王朝時期,烏蘭布和沙漠東北部曾設臨澤、三封等縣治,農業(yè)發(fā)達。到10世紀,已“沙深三尺,馬不能行”。據史料記載,17世紀,清康熙帝北伐噶爾丹,自今寧夏沿烏蘭布和沙漠東緣直抵磴口,沿途紅柳、檸條、蒲草茂密。
版權所有: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支持: 內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內蒙古自治區(qū)在古代是一個森林資源豐富的地區(qū)。據考證,大約在1.6億年以前,從內蒙古東部大興安嶺到西部阿拉善地區(qū),到處都是茂密森林。
內蒙古大興安嶺根河濕地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qū),從春秋戰(zhàn)國到清嘉慶年間(19世紀前)長期處于原始狀態(tài),清政府把東北林區(qū)全部劃為“四禁”區(qū)域,即禁伐森林、禁采礦產、禁漁獵、禁農牧,并實行移民封禁政策。清嘉慶八年(1803年)后,因關內災荒內亂,開始有人進入大興安嶺林區(qū)墾荒造田,砍木為薪。
內蒙古大興安嶺冬景
科爾沁沙地,在10世紀時,曾是“山間聞鳴鹿,林里有生風”。從松州(今赤峰)至林西,曾是“平地松林八百里”。18世紀,還是“落葉松萬株成林,望之僅如一線”。到19世紀初,從赤峰市北部罕山到扎魯特旗東南部還保留著密集的松林。如今,整個科爾沁地區(qū)的森林景觀已不復存在,變成一望無際的沙地。只有科爾沁左翼后旗的大青溝,還遺存一塊“沙海綠洲”,在翁牛特旗的松樹山,還殘存著少量的天然松林。
科爾沁沙地
據《漢書·匈奴傳》(下)記載,陰山山脈在公元前3世紀就是“東西千余里,草木茂盛,多禽獸”的林區(qū)。19世紀中期,即清咸豐年間《歸綏識略》記載:呼和浩特大青山,在東西長300余里,南北寬100余里范圍內,仍然盛產松柏林木,“遠近望之,嵐光翠靄,一帶青蔥,如畫屏森列。”現(xiàn)今已毀壞殆盡,僅陰坡存有少量楊、樺次生林。
陰山山脈
黃河中游的黃土高原也曾是多林地區(qū),據《新唐書裴延齡傳》記載“近山(指秦嶺北坡)無巨木,遠求指嵐勝間?!保◢怪菁瓷轿麽硩梗瑒僦菁礈矢駹柶焓B城),在公元713-741年,唐王朝興建宮殿,曾在準格爾旗采伐過巨木,準格爾旗五字灣鄉(xiāng)還存留一株公元900年生的古松。如今卻變成嚴重荒漠化的地區(qū)。
毛烏素沙地
毛烏素沙地位于鄂爾多斯高原,在古代也是“密林茂樹,牧草豐美之地?!睋稒M山縣志·紀事志》記載,公元413年,夏王赫連勃勃出游契吳山(今烏審旗阿拉陶勞蓋梁)時說:“美哉斯阜,臨廣澤而帶清流,吾行地多矣,自馬嶺以南,大河以北,未有若斯之壯麗者。”于是,將都城統(tǒng)萬城建立在今烏審旗的白城子故址。
烏蘭布和沙漠
今河套地區(qū)和烏蘭布和沙漠,在古代也是森林地帶。據考古證明,距今1.8萬年前,河套地區(qū)“森林密布,鳥獸繁多?!睗h王朝時期,烏蘭布和沙漠東北部曾設臨澤、三封等縣治,農業(yè)發(fā)達。到10世紀,已“沙深三尺,馬不能行”。據史料記載,17世紀,清康熙帝北伐噶爾丹,自今寧夏沿烏蘭布和沙漠東緣直抵磴口,沿途紅柳、檸條、蒲草茂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