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薩(斯)爾是蒙古族、藏族兩個民族人民共同創(chuàng)作的一部偉大的英雄史詩,是蒙古族、藏族人民智慧的結晶。格薩(斯)爾的內容豐富,結構宏偉,卷帙浩繁,氣勢磅礴,是世界范圍內規(guī)模最大、演唱篇幅最長的英雄史詩。共有120多部、100多萬詩行、2000多萬字,其代表著古代蒙古族、藏族民間文學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古代少數(shù)民族的社會歷史、民族交往、道德觀念、民風民俗等問題的一部百科全書。這部口頭傳承千年的宏偉史詩,國際學術界稱之為“東方的《伊利亞特》”。
約從18世紀以來,蒙古文《格薩(斯)爾》廣泛流傳于內蒙古科爾沁地區(qū)和巴林地區(qū),從而形成具有鮮明地域特點的科爾沁《格薩(斯)爾》文本和巴林《格薩(斯)爾》文本。20世紀中葉,曲藝大師琶杰在蒙古文《格薩(斯)爾》故事的基礎上,融合東部蒙古族蟒古思故事等說唱藝術的傳統(tǒng),使史詩《格薩(斯)爾》重獲新生。
《格薩(斯)爾》的影響,遠超出文學范疇,還涉及信仰崇拜和歷史傳說,逐漸形成由英雄史詩、民間傳說、民間信仰崇拜等形態(tài)構成的格薩(斯)爾文化,具有文學、民俗學、人類學的研究價值。
2006年,格薩(斯)爾入選了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版權所有: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支持: 內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格薩(斯)爾是蒙古族、藏族兩個民族人民共同創(chuàng)作的一部偉大的英雄史詩,是蒙古族、藏族人民智慧的結晶。格薩(斯)爾的內容豐富,結構宏偉,卷帙浩繁,氣勢磅礴,是世界范圍內規(guī)模最大、演唱篇幅最長的英雄史詩。共有120多部、100多萬詩行、2000多萬字,其代表著古代蒙古族、藏族民間文學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古代少數(shù)民族的社會歷史、民族交往、道德觀念、民風民俗等問題的一部百科全書。這部口頭傳承千年的宏偉史詩,國際學術界稱之為“東方的《伊利亞特》”。
約從18世紀以來,蒙古文《格薩(斯)爾》廣泛流傳于內蒙古科爾沁地區(qū)和巴林地區(qū),從而形成具有鮮明地域特點的科爾沁《格薩(斯)爾》文本和巴林《格薩(斯)爾》文本。20世紀中葉,曲藝大師琶杰在蒙古文《格薩(斯)爾》故事的基礎上,融合東部蒙古族蟒古思故事等說唱藝術的傳統(tǒng),使史詩《格薩(斯)爾》重獲新生。
《格薩(斯)爾》的影響,遠超出文學范疇,還涉及信仰崇拜和歷史傳說,逐漸形成由英雄史詩、民間傳說、民間信仰崇拜等形態(tài)構成的格薩(斯)爾文化,具有文學、民俗學、人類學的研究價值。
2006年,格薩(斯)爾入選了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