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大青山支隊在內蒙古大青山地區(qū)綏中一帶的游擊活動,特別是陶林、烏蘭花兩次戰(zhàn)斗對日、偽軍的襲擊,使日本侵略者大為驚慌。于是日本侵略者增調兵力,加強大青山北麓武川、陶林、百靈廟、烏蘭花一帶的統(tǒng)治。1938年9月中旬以來,從歸綏向大青山以北運送日軍和軍用物資,并在各主要公路沿線增設據點,在各主要山口增派兵力,企圖保證軍運暢通,控制和消滅八路軍在綏中的活動。
大青山支隊領導及時偵知日、偽軍的動向和增兵綏中的意圖,為了針鋒相對地給日、偽軍以打擊,進一步擴大八路軍抗日的影響,果斷決定痛擊向后山運動的日軍。經過支隊偵查排的準確偵查,得知大青山南北麓山口和附近公路兩側敵人防守甚嚴,唯在大青山山脊的高峰地帶未設據點,防備亦松懈。尤其歸(綏)武(川)公路在大青山頂端的蜈蚣壩,山道曲折,峰巒險峻,日、偽軍的汽車隊既無岔道可行,又難疏散轉移,這里僅駐有一個偽警察小分隊,是打伏擊戰(zhàn)的好地勢。
八路軍大青山支隊在蜈蚣壩伏擊日軍
1938年9月下旬,大青山支隊在偵知日、偽軍行動的準確情報后,決定派第二營在蜈蚣壩打一場伏擊戰(zhàn)。第二營在營長唐金龍率領下,從井兒溝出發(fā),由當地群眾為向導,翻山越嶺到達蜈蚣壩附近,在夜間包圍了這里的偽警察小分隊,活捉了所有的偽警察并關押在房間里,切斷電話線,布置了伏擊任務。兩個連埋伏在壩頂老爺廟戲臺后面擔任正面伏擊任務,另一個連埋伏在公路兩側負責策應和掩護,并阻擊敵增援部隊。同時將壩腳下老爺廟旁的一座公路小橋破壞后加以偽裝。一切準備就緒后,只待日、偽軍進入八路軍的伏擊圈。
第二天凌晨,4輛滿載全副武裝日軍的汽車像蝸牛一樣爬上壩來,漸漸地進入了八路軍伏擊圈。第一輛汽車過橋時栽到山溝里,車毀人亡,沒費八路軍一槍一彈。其余3輛汽車在八路軍突如其來的密集火力打擊下,進退維谷,日軍血肉橫飛,隨著沖鋒號聲,八路軍戰(zhàn)士們如同猛虎下山,殺向敵群,只用了二十多分鐘時間,全殲日軍80多人,其中擊斃少佐軍官1人,繳獲機槍9挺,擲彈筒5個和一批槍支彈藥。
日軍與八路軍接火時放出信鴿求援,不久十幾輛汽車滿載援軍相繼爬上壩來,八路軍以猛烈的火力擊毀了第一輛汽車,公路被堵,日軍亂成一團,無法組織進攻。八路軍機警地撤出陣地,向井兒溝轉移,勝利地完成了伏擊任務。
蜈蚣壩伏擊戰(zhàn)不僅殲滅了敵人,還把八路軍抗日的聲威從大青山北麓傳到南麓的土默川,鼓舞了各族人民的抗日斗志。綏中三戰(zhàn)三捷,八路軍在大青山地區(qū)打開了抗日斗爭的局面。
版權所有: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支持: 內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八路軍大青山支隊在內蒙古大青山地區(qū)綏中一帶的游擊活動,特別是陶林、烏蘭花兩次戰(zhàn)斗對日、偽軍的襲擊,使日本侵略者大為驚慌。于是日本侵略者增調兵力,加強大青山北麓武川、陶林、百靈廟、烏蘭花一帶的統(tǒng)治。1938年9月中旬以來,從歸綏向大青山以北運送日軍和軍用物資,并在各主要公路沿線增設據點,在各主要山口增派兵力,企圖保證軍運暢通,控制和消滅八路軍在綏中的活動。
大青山支隊領導及時偵知日、偽軍的動向和增兵綏中的意圖,為了針鋒相對地給日、偽軍以打擊,進一步擴大八路軍抗日的影響,果斷決定痛擊向后山運動的日軍。經過支隊偵查排的準確偵查,得知大青山南北麓山口和附近公路兩側敵人防守甚嚴,唯在大青山山脊的高峰地帶未設據點,防備亦松懈。尤其歸(綏)武(川)公路在大青山頂端的蜈蚣壩,山道曲折,峰巒險峻,日、偽軍的汽車隊既無岔道可行,又難疏散轉移,這里僅駐有一個偽警察小分隊,是打伏擊戰(zhàn)的好地勢。
八路軍大青山支隊在蜈蚣壩伏擊日軍
1938年9月下旬,大青山支隊在偵知日、偽軍行動的準確情報后,決定派第二營在蜈蚣壩打一場伏擊戰(zhàn)。第二營在營長唐金龍率領下,從井兒溝出發(fā),由當地群眾為向導,翻山越嶺到達蜈蚣壩附近,在夜間包圍了這里的偽警察小分隊,活捉了所有的偽警察并關押在房間里,切斷電話線,布置了伏擊任務。兩個連埋伏在壩頂老爺廟戲臺后面擔任正面伏擊任務,另一個連埋伏在公路兩側負責策應和掩護,并阻擊敵增援部隊。同時將壩腳下老爺廟旁的一座公路小橋破壞后加以偽裝。一切準備就緒后,只待日、偽軍進入八路軍的伏擊圈。
第二天凌晨,4輛滿載全副武裝日軍的汽車像蝸牛一樣爬上壩來,漸漸地進入了八路軍伏擊圈。第一輛汽車過橋時栽到山溝里,車毀人亡,沒費八路軍一槍一彈。其余3輛汽車在八路軍突如其來的密集火力打擊下,進退維谷,日軍血肉橫飛,隨著沖鋒號聲,八路軍戰(zhàn)士們如同猛虎下山,殺向敵群,只用了二十多分鐘時間,全殲日軍80多人,其中擊斃少佐軍官1人,繳獲機槍9挺,擲彈筒5個和一批槍支彈藥。
日軍與八路軍接火時放出信鴿求援,不久十幾輛汽車滿載援軍相繼爬上壩來,八路軍以猛烈的火力擊毀了第一輛汽車,公路被堵,日軍亂成一團,無法組織進攻。八路軍機警地撤出陣地,向井兒溝轉移,勝利地完成了伏擊任務。
蜈蚣壩伏擊戰(zhàn)不僅殲滅了敵人,還把八路軍抗日的聲威從大青山北麓傳到南麓的土默川,鼓舞了各族人民的抗日斗志。綏中三戰(zhàn)三捷,八路軍在大青山地區(qū)打開了抗日斗爭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