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国产|AV永久精品无码国产|99亚洲专区福利在线|人妖精品亚洲永久免费精品|91爱国产成人毛片国产a|aV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与下载|国产成人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i id="b6qjf"><ins id="b6qjf"></ins></i>

      1. <p id="b6qjf"><ins id="b6qjf"><optgroup id="b6qjf"></optgroup></ins></p>

        1. <source id="b6qjf"></source>
          1. <p id="b6qjf"><ins id="b6qjf"><optgroup id="b6qjf"></optgroup></ins></p>

            中指組印發(fā)《地方綜合年鑒編纂出版規(guī)定》

            發(fā)布時間:2018-01-27 【字體:
            •  

              近日,為確保地方綜合年鑒編纂出版質量,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以下簡稱中指組)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國務院辦公廳《全國地方志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52020年)》,結合當?shù)胤骄C合年鑒編纂出版實際,在充分總結經驗、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對20127月起實施的《地方綜合年鑒編纂出版規(guī)定(試行)》進行了修訂,正式印發(fā)《地方綜合年鑒編纂出版規(guī)定》,要求各地、各單位根據實際情況執(zhí)行。

              《地方綜合年鑒編纂出版規(guī)定(試行)》于2012713日經中指組四屆三次會議通過,印發(fā)各地施行。它與中指組20089月印發(fā)的《地方志書質量規(guī)定》是姊妹篇。規(guī)定印發(fā)后,對于規(guī)范全國省、市、縣三級綜合年鑒的質量要求,提高三級綜合年鑒編纂質量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時間推移,作為試行文本,規(guī)定的一些條文也出現(xiàn)了一些不適應性,迫切需要加以修改。

              2015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全國地方志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52020年)》后,規(guī)定文本的修訂工作被列上工作日程。20168月,在山東日照舉辦的第一期全國年鑒主編培訓班上,專門就修訂規(guī)定文本征求了意見。20178月,在黑龍江齊齊哈爾召開的第二次全國年鑒工作會議上,再次就修訂規(guī)定文本征求了意見。會后,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中指辦)又向各地發(fā)函,廣泛征求意見。截至9月底,共征集到28家省級地方志工作機構反饋的修改意見或建議251條。201711月,中指辦在北京召開《地方綜合年鑒編纂出版規(guī)定(試行)》修訂討論會議,邀請部分省級地方志工作機構分管或從事年鑒工作時間較長、在年鑒編纂業(yè)務方面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專家,在各地反饋意見基礎上,討論修改《地方綜合年鑒編纂出版規(guī)定(試行)》文本。經過熱烈討論,修改形成了規(guī)定文本修訂討論稿。會后,各位專家還陸續(xù)提交了補充修改意見。中指辦領導認真吸收各方面意見,精打細磨規(guī)定文本,確保規(guī)定文本在質量要求、精品標準等方面規(guī)范性更強、準確性更高、操作性更大。

              在《地方綜合年鑒編纂出版規(guī)定》修訂過程中,突出了五方面的考慮:一是注意保持規(guī)定文本框架的相對穩(wěn)定,確保修改之處都有充分的理論依據或實踐基礎,避免大破大立;二是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fā)展以及年鑒事業(yè)轉型升級的新形勢,樹立創(chuàng)新發(fā)展理念,強化頂層設計意識,增強規(guī)定對年鑒質量建設的引領、規(guī)范作用;三是確立問題導向,充分考慮規(guī)定試行5年多時間的實際情況和當前年鑒質量方面存在的實際問題,適當增加了一些具有操作性的硬性質量要求,著力于推動真正解決問題;四是進一步對規(guī)定文本的內容及其表述邏輯順序進行研究、梳理;五是進一步規(guī)范有關概念用語,對文字進行精打細磨。這次修訂在規(guī)模和篇幅上都屬于微調,修改后的規(guī)定文本共48條、2500余字,較原稿的46條、2100余字增加2條、400余字。

              《地方綜合年鑒編纂出版規(guī)定》的正式出臺,必將進一步規(guī)范引領省、市、縣三級綜合年鑒的質量建設,推動提高各級各類年鑒編纂出版質量,編纂出版更多高質量的精品佳作,從而推進全國年鑒事業(yè)科學發(fā)展,推動年鑒事業(y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更大貢獻。

              (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辦公室年鑒處  朱海)

               

               

               

               

              附正文:

               

              中指組字〔20176

               

              關于印發(fā)《地方綜合年鑒編纂出版規(guī)定》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地方志編委會(辦公室)、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志辦公室、全軍軍事志指導小組辦公室、武警部隊政治部編研部、國務院有關部委局史志(年鑒)機構:

              為確保地方綜合年鑒編纂出版質量,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國務院辦公廳《全國地方志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52020年)》,結合當?shù)胤骄C合年鑒編纂出版實際,在充分總結經驗、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修改制定了《地方綜合年鑒編纂出版規(guī)定》,現(xiàn)予印發(fā),請結合本地、本單位實際情況執(zhí)行。

               

              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

              20171221

               

              地方綜合年鑒編纂出版規(guī)定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提高地方綜合年鑒編纂出版質量,推動年鑒事業(yè)科學發(fā)展,充分發(fā)揮地方綜合年鑒在促進經濟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根據國務院《地方志工作條例》,制定本規(guī)定。

              第二條 本規(guī)定所稱地方綜合年鑒,是指系統(tǒng)記述本行政區(qū)域自然、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情況的年度資料性文獻。

              第三條 本規(guī)定適用于以縣級以上(含縣級)行政區(qū)域名稱冠名的地方綜合年鑒(以下簡稱“年鑒”)。

              第四條 年鑒編纂出版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第五條 年鑒編纂出版應遵守國家關于保密、著作權、出版、廣告等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或規(guī)章,遵守黨和國家關于民族、宗教和對外關系等方面的法規(guī)或政策,維護國家利益、民族團結和社會穩(wěn)定。

              第六條 年鑒編纂應做到觀點正確,框架科學,資料翔實,內容全面,記述準確,出版符合國家相關標準。

              第二章 框 架

              第七條 年鑒框架應涵蓋年度內本行政區(qū)域的基本情況。

              第八條 年鑒框架應做到分類科學,層次清晰,領屬得當,編排有序。

              第九條 年鑒框架應體現(xiàn)年度特點和突出地方特色。

              第十條 年鑒框架應保持相對穩(wěn)定,可依據年度特點和事物變化情況作適當調整。

              第十一條 年鑒框架分類應參照相關分類標準,結合社會實際分工和本行政區(qū)域特點進行。

              第十二條 年鑒框架結構一般分為類目、分目、條目三個層次。

              第十三條 年鑒各層次標題應準確、規(guī)范、簡潔,能夠揭示所記述內容的特點,避免重復。

              第三章 資 料

              第十四條 年鑒資料應反映本行政區(qū)域自然、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tài)建設等方面的基本情況,以及與本行政區(qū)域密切相關的內容。

              第十五條 年鑒主要輯錄上一年度的資料,一般不上溯下延。

              第十六條 年鑒資料應具有為現(xiàn)實服務的價值和存史的價值。

              第十七條 年鑒資料應具有連續(xù)性和可比性,能正確反映事物發(fā)展的脈絡和軌跡。

              第十八條 年鑒資料應真實,人名、地名、時間、事實、數(shù)據、圖片、引文等應準確。未經核實的資料不得收錄。

              第十九條 年鑒采用的數(shù)據應以統(tǒng)計部門提供的為準,未列入統(tǒng)計范圍的,以業(yè)務主管部門提供的為準。數(shù)據不一致時,應加以說明。

              第二十條 年鑒編纂單位應拓寬資料搜集渠道,資料除依靠各供稿單位提供外,還要通過查閱檔案、報刊和提煉網絡信息,以及調查訪問等方式進行搜集。

              第四章 內 容

              第二十一條 年鑒內容應存真求實,客觀反映經濟社會發(fā)展中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

              第二十二條 年鑒內容記述應綜合運用多種形式,一般以條目為基本記述單元。

              條目分為綜合性條目和單一性條目等類型。綜合性條目反映年度內各個領域發(fā)展變化的總體情況和主要特點,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單一性條目一事一條,基本要素齊全。

              第二十三條 條目。條目編寫應做到:

              (一)選題選材注重有效性、完整性和新穎、準確、系統(tǒng)。

              (二)有效信息含量大,避免空洞無物和簡單重復。

              消除部門工作總結、報告痕跡。不應記述非部門主要職能的信息。

              (三)堅持述而不論,寓觀點于記述之中。

              (四)標題中心詞突出,題文相符。

              (五)條目排列有序,并避免單個條目構成分目。

              第二十四條 大事記。選錄大事要得當,做到重要事項不漏,時間、地點、人物(單位)、結果等要素齊備。可將編年體和紀事本末體相結合。

              第二十五條 圖片。年鑒應有卷首專題圖片、隨文圖片。

              圖片選用注重典型性、資料性,突出反映重大事件、重要成果和熱點問題。

              圖片要清晰、美觀;文字說明應簡潔、準確,要素齊全。

              隨文圖片應圖文相符,以圖釋文。

              慎用少用領導人、會議照片,忌用人物標準照。

              第二十六條 地圖。地圖選用應遵守國家關于地圖管理的法規(guī)和有關規(guī)定、辦法,需經過有審核權的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審核,標注審圖號。

              第二十七條 表。表格包括表題、表體以及必要的表注等。

              表格內容要準確,設計要規(guī)范。

              第二十八條 附錄。附錄主要收錄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的資料。

              第二十九條 其他形式。年度內具有特殊意義的資料可采用特載、特輯、專文、專記或其他形式集中匯輯。

              第三十條 人物記述可采用簡介、名錄、表等形式,入鑒人物應嚴格掌握標準,人物記述應做到客觀、準確、公允。

              第三十一條 年鑒應設編輯說明,主要介紹年鑒編纂的指導思想、記述的時空范圍、欄目的設置情況、資料的來源等事項。

              第三十二條 年鑒具有工具書性質,應有完備的檢索系統(tǒng)。

              年鑒應編制詳至條目的中文目錄,根據需要可編制英文目錄或少數(shù)民族語言目錄。

              索引應提供豐富的檢索信息,名稱概念清晰,標目符合主題原意,標引準確。

              第三十三條 年鑒內容記述應減少交叉重復,多處記述同一事物的應各有側重。

              第三十四條 年鑒使用記敘文、說明文等文體,文風要樸實,記述要流暢。

              第三十五條 年鑒使用規(guī)范、統(tǒng)一的簡稱和縮略語,名稱、時間、地點、事實、數(shù)據、計量單位、術語等的表述應前后一致。

              第五章 出 版

              第三十六條 年鑒編纂應建立健全審讀、審核和校對制度,確保質量。

              第三十七條 語言文字、標點符號、漢語拼音、數(shù)字、計量單位使用和索引編制、圖片選用等,應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規(guī)定。

              第三十八條 編輯校對應符合國家出版物質量管理的規(guī)定。

              第三十九條 封面設計應莊重大方,完整著錄年鑒名稱與卷號、編者名、出版者名。年鑒名稱、卷號要醒目。

              年鑒名稱,一般冠以行政區(qū)域名稱,如“××年鑒”。如兩級行政區(qū)域名稱相同,下級年鑒名稱另加“市(州)”“縣(區(qū))”字樣,如“××市(州)年鑒”“××縣(區(qū))年鑒”。市轄區(qū)與其他市轄區(qū)行政區(qū)域名稱如不存在同名情況,其年鑒名稱冠以行政區(qū)域名稱,如“××年鑒”;如存在同名情況,其名稱冠以上一級行政區(qū)域名稱,如“××市××年鑒”。

              年鑒卷號,以出版年份標識,標注在年鑒名稱后,如“2020”。

              第四十條 版式設計應疏密得當,留白頁少,字體、字號選擇要既能區(qū)別結構層次,又有較好的視覺效果。

              第四十一條 版權頁刊載版本記錄應完整。

              第四十二條 一般采用16開本,文字橫排。

              第四十三條 印刷、裝幀應符合國家出版物質量標準。

              第四十四條 制作出版電子版年鑒,應遵守國家關于電子出版物管理的規(guī)定。

              第四十五條 年鑒應逐年編纂,做到當年編纂當年出版。

              第六章 附 則

              第四十六條 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地方志工作機構可根據本規(guī)定,結合本地區(qū)實際,制定實施細則。

              第四十七條 專業(yè)年鑒、鄉(xiāng)鎮(zhèn)(街道)年鑒等其他年鑒可參照本規(guī)定執(zhí)行。

              第四十八條 本規(guī)定由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解釋。

               

            上一篇:
            使用文字作品支付報酬辦法
            下一篇:
            關于印發(fā)《方志館建設規(guī)定(試行)》的通知
            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內蒙古區(qū)情網》官方網站

            版權所有: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備05003250號-3

            蒙公安備案:15010502000173號

            政府網站標識碼:1500000032

            技術支持: 內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中指組印發(fā)《地方綜合年鑒編纂出版規(guī)定》

            發(fā)布時間:2018-01-27 來源:中國方志網        【字體:
            •  

              近日,為確保地方綜合年鑒編纂出版質量,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以下簡稱中指組)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國務院辦公廳《全國地方志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52020年)》,結合當?shù)胤骄C合年鑒編纂出版實際,在充分總結經驗、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對20127月起實施的《地方綜合年鑒編纂出版規(guī)定(試行)》進行了修訂,正式印發(fā)《地方綜合年鑒編纂出版規(guī)定》,要求各地、各單位根據實際情況執(zhí)行。

              《地方綜合年鑒編纂出版規(guī)定(試行)》于2012713日經中指組四屆三次會議通過,印發(fā)各地施行。它與中指組20089月印發(fā)的《地方志書質量規(guī)定》是姊妹篇。規(guī)定印發(fā)后,對于規(guī)范全國省、市、縣三級綜合年鑒的質量要求,提高三級綜合年鑒編纂質量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時間推移,作為試行文本,規(guī)定的一些條文也出現(xiàn)了一些不適應性,迫切需要加以修改。

              2015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全國地方志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52020年)》后,規(guī)定文本的修訂工作被列上工作日程。20168月,在山東日照舉辦的第一期全國年鑒主編培訓班上,專門就修訂規(guī)定文本征求了意見。20178月,在黑龍江齊齊哈爾召開的第二次全國年鑒工作會議上,再次就修訂規(guī)定文本征求了意見。會后,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中指辦)又向各地發(fā)函,廣泛征求意見。截至9月底,共征集到28家省級地方志工作機構反饋的修改意見或建議251條。201711月,中指辦在北京召開《地方綜合年鑒編纂出版規(guī)定(試行)》修訂討論會議,邀請部分省級地方志工作機構分管或從事年鑒工作時間較長、在年鑒編纂業(yè)務方面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專家,在各地反饋意見基礎上,討論修改《地方綜合年鑒編纂出版規(guī)定(試行)》文本。經過熱烈討論,修改形成了規(guī)定文本修訂討論稿。會后,各位專家還陸續(xù)提交了補充修改意見。中指辦領導認真吸收各方面意見,精打細磨規(guī)定文本,確保規(guī)定文本在質量要求、精品標準等方面規(guī)范性更強、準確性更高、操作性更大。

              在《地方綜合年鑒編纂出版規(guī)定》修訂過程中,突出了五方面的考慮:一是注意保持規(guī)定文本框架的相對穩(wěn)定,確保修改之處都有充分的理論依據或實踐基礎,避免大破大立;二是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fā)展以及年鑒事業(yè)轉型升級的新形勢,樹立創(chuàng)新發(fā)展理念,強化頂層設計意識,增強規(guī)定對年鑒質量建設的引領、規(guī)范作用;三是確立問題導向,充分考慮規(guī)定試行5年多時間的實際情況和當前年鑒質量方面存在的實際問題,適當增加了一些具有操作性的硬性質量要求,著力于推動真正解決問題;四是進一步對規(guī)定文本的內容及其表述邏輯順序進行研究、梳理;五是進一步規(guī)范有關概念用語,對文字進行精打細磨。這次修訂在規(guī)模和篇幅上都屬于微調,修改后的規(guī)定文本共48條、2500余字,較原稿的46條、2100余字增加2條、400余字。

              《地方綜合年鑒編纂出版規(guī)定》的正式出臺,必將進一步規(guī)范引領省、市、縣三級綜合年鑒的質量建設,推動提高各級各類年鑒編纂出版質量,編纂出版更多高質量的精品佳作,從而推進全國年鑒事業(yè)科學發(fā)展,推動年鑒事業(y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更大貢獻。

              (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辦公室年鑒處  朱海)

               

               

               

               

              附正文:

               

              中指組字〔20176

               

              關于印發(fā)《地方綜合年鑒編纂出版規(guī)定》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地方志編委會(辦公室)、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志辦公室、全軍軍事志指導小組辦公室、武警部隊政治部編研部、國務院有關部委局史志(年鑒)機構:

              為確保地方綜合年鑒編纂出版質量,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國務院辦公廳《全國地方志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52020年)》,結合當?shù)胤骄C合年鑒編纂出版實際,在充分總結經驗、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修改制定了《地方綜合年鑒編纂出版規(guī)定》,現(xiàn)予印發(fā),請結合本地、本單位實際情況執(zhí)行。

               

              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

              20171221

               

              地方綜合年鑒編纂出版規(guī)定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提高地方綜合年鑒編纂出版質量,推動年鑒事業(yè)科學發(fā)展,充分發(fā)揮地方綜合年鑒在促進經濟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根據國務院《地方志工作條例》,制定本規(guī)定。

              第二條 本規(guī)定所稱地方綜合年鑒,是指系統(tǒng)記述本行政區(qū)域自然、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情況的年度資料性文獻。

              第三條 本規(guī)定適用于以縣級以上(含縣級)行政區(qū)域名稱冠名的地方綜合年鑒(以下簡稱“年鑒”)。

              第四條 年鑒編纂出版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第五條 年鑒編纂出版應遵守國家關于保密、著作權、出版、廣告等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或規(guī)章,遵守黨和國家關于民族、宗教和對外關系等方面的法規(guī)或政策,維護國家利益、民族團結和社會穩(wěn)定。

              第六條 年鑒編纂應做到觀點正確,框架科學,資料翔實,內容全面,記述準確,出版符合國家相關標準。

              第二章 框 架

              第七條 年鑒框架應涵蓋年度內本行政區(qū)域的基本情況。

              第八條 年鑒框架應做到分類科學,層次清晰,領屬得當,編排有序。

              第九條 年鑒框架應體現(xiàn)年度特點和突出地方特色。

              第十條 年鑒框架應保持相對穩(wěn)定,可依據年度特點和事物變化情況作適當調整。

              第十一條 年鑒框架分類應參照相關分類標準,結合社會實際分工和本行政區(qū)域特點進行。

              第十二條 年鑒框架結構一般分為類目、分目、條目三個層次。

              第十三條 年鑒各層次標題應準確、規(guī)范、簡潔,能夠揭示所記述內容的特點,避免重復。

              第三章 資 料

              第十四條 年鑒資料應反映本行政區(qū)域自然、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tài)建設等方面的基本情況,以及與本行政區(qū)域密切相關的內容。

              第十五條 年鑒主要輯錄上一年度的資料,一般不上溯下延。

              第十六條 年鑒資料應具有為現(xiàn)實服務的價值和存史的價值。

              第十七條 年鑒資料應具有連續(xù)性和可比性,能正確反映事物發(fā)展的脈絡和軌跡。

              第十八條 年鑒資料應真實,人名、地名、時間、事實、數(shù)據、圖片、引文等應準確。未經核實的資料不得收錄。

              第十九條 年鑒采用的數(shù)據應以統(tǒng)計部門提供的為準,未列入統(tǒng)計范圍的,以業(yè)務主管部門提供的為準。數(shù)據不一致時,應加以說明。

              第二十條 年鑒編纂單位應拓寬資料搜集渠道,資料除依靠各供稿單位提供外,還要通過查閱檔案、報刊和提煉網絡信息,以及調查訪問等方式進行搜集。

              第四章 內 容

              第二十一條 年鑒內容應存真求實,客觀反映經濟社會發(fā)展中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

              第二十二條 年鑒內容記述應綜合運用多種形式,一般以條目為基本記述單元。

              條目分為綜合性條目和單一性條目等類型。綜合性條目反映年度內各個領域發(fā)展變化的總體情況和主要特點,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單一性條目一事一條,基本要素齊全。

              第二十三條 條目。條目編寫應做到:

              (一)選題選材注重有效性、完整性和新穎、準確、系統(tǒng)。

              (二)有效信息含量大,避免空洞無物和簡單重復。

              消除部門工作總結、報告痕跡。不應記述非部門主要職能的信息。

              (三)堅持述而不論,寓觀點于記述之中。

              (四)標題中心詞突出,題文相符。

              (五)條目排列有序,并避免單個條目構成分目。

              第二十四條 大事記。選錄大事要得當,做到重要事項不漏,時間、地點、人物(單位)、結果等要素齊備。可將編年體和紀事本末體相結合。

              第二十五條 圖片。年鑒應有卷首專題圖片、隨文圖片。

              圖片選用注重典型性、資料性,突出反映重大事件、重要成果和熱點問題。

              圖片要清晰、美觀;文字說明應簡潔、準確,要素齊全。

              隨文圖片應圖文相符,以圖釋文。

              慎用少用領導人、會議照片,忌用人物標準照。

              第二十六條 地圖。地圖選用應遵守國家關于地圖管理的法規(guī)和有關規(guī)定、辦法,需經過有審核權的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審核,標注審圖號。

              第二十七條 表。表格包括表題、表體以及必要的表注等。

              表格內容要準確,設計要規(guī)范。

              第二十八條 附錄。附錄主要收錄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的資料。

              第二十九條 其他形式。年度內具有特殊意義的資料可采用特載、特輯、專文、專記或其他形式集中匯輯。

              第三十條 人物記述可采用簡介、名錄、表等形式,入鑒人物應嚴格掌握標準,人物記述應做到客觀、準確、公允。

              第三十一條 年鑒應設編輯說明,主要介紹年鑒編纂的指導思想、記述的時空范圍、欄目的設置情況、資料的來源等事項。

              第三十二條 年鑒具有工具書性質,應有完備的檢索系統(tǒng)。

              年鑒應編制詳至條目的中文目錄,根據需要可編制英文目錄或少數(shù)民族語言目錄。

              索引應提供豐富的檢索信息,名稱概念清晰,標目符合主題原意,標引準確。

              第三十三條 年鑒內容記述應減少交叉重復,多處記述同一事物的應各有側重。

              第三十四條 年鑒使用記敘文、說明文等文體,文風要樸實,記述要流暢。

              第三十五條 年鑒使用規(guī)范、統(tǒng)一的簡稱和縮略語,名稱、時間、地點、事實、數(shù)據、計量單位、術語等的表述應前后一致。

              第五章 出 版

              第三十六條 年鑒編纂應建立健全審讀、審核和校對制度,確保質量。

              第三十七條 語言文字、標點符號、漢語拼音、數(shù)字、計量單位使用和索引編制、圖片選用等,應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規(guī)定。

              第三十八條 編輯校對應符合國家出版物質量管理的規(guī)定。

              第三十九條 封面設計應莊重大方,完整著錄年鑒名稱與卷號、編者名、出版者名。年鑒名稱、卷號要醒目。

              年鑒名稱,一般冠以行政區(qū)域名稱,如“××年鑒”。如兩級行政區(qū)域名稱相同,下級年鑒名稱另加“市(州)”“縣(區(qū))”字樣,如“××市(州)年鑒”“××縣(區(qū))年鑒”。市轄區(qū)與其他市轄區(qū)行政區(qū)域名稱如不存在同名情況,其年鑒名稱冠以行政區(qū)域名稱,如“××年鑒”;如存在同名情況,其名稱冠以上一級行政區(qū)域名稱,如“××市××年鑒”。

              年鑒卷號,以出版年份標識,標注在年鑒名稱后,如“2020”。

              第四十條 版式設計應疏密得當,留白頁少,字體、字號選擇要既能區(qū)別結構層次,又有較好的視覺效果。

              第四十一條 版權頁刊載版本記錄應完整。

              第四十二條 一般采用16開本,文字橫排。

              第四十三條 印刷、裝幀應符合國家出版物質量標準。

              第四十四條 制作出版電子版年鑒,應遵守國家關于電子出版物管理的規(guī)定。

              第四十五條 年鑒應逐年編纂,做到當年編纂當年出版。

              第六章 附 則

              第四十六條 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地方志工作機構可根據本規(guī)定,結合本地區(qū)實際,制定實施細則。

              第四十七條 專業(yè)年鑒、鄉(xiāng)鎮(zhèn)(街道)年鑒等其他年鑒可參照本規(guī)定執(zhí)行。

              第四十八條 本規(guī)定由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解釋。

               

            上一篇:
            下一篇:
            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內蒙古區(qū)情網》官方網站
            阳西县| 大埔县| 红河县| 盘山县| 喜德县| 香河县| 洪泽县| 滨海县| 上饶县| 朝阳县| 龙江县| 青冈县| 隆尧县| 健康| 乌鲁木齐市| 如东县| 长武县| 新昌县| 托里县| 南华县| 江阴市| 灵川县| 同心县| 水富县| 广丰县| 新龙县| 方城县| 五华县| 唐海县| 亳州市| 房产| 敦化市| 平利县| 高淳县| 巫溪县| 阜宁县| 泸州市| 漳浦县| 新余市| 吉林省| 乌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