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參加了第九次全國作代會,在人民大會堂現場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很受感動、很受鼓舞。這是作家之幸事,文學之幸事、人民之幸事,國家之幸事。講話真誠、熱忱、深沉,本身就是一篇“胸中有大義、心理有人民、肩頭有責任、筆下有乾坤”好文章??倳浱岢龅南M肿志渚渚o扣人心,給了我們方向和力量。作為一名少數民族文學翻譯工作者,感觸頗深。
首先是文學作品的精神追求問題。總書記在講話中說“在5000多年文明發(fā)展中孕育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我們要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開放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大力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大力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他肯定了“在人類發(fā)展的每一個重大歷史關頭,文藝都能發(fā)時代之先聲、開社會之先風、啟智慧之先河,成為時代變遷和社會變革的先導。”總書記還說“對文藝來講,思想和價值觀念是靈魂”。
文學翻譯的使命,是把一個民族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用另一個民族的語言文字如實而傳神地傳遞出去,給另一個語境的讀者展現那個民族的文學、甚至文化的精髓,展現那個民族整體的精神氣質,讓不同的文化氣息相互流動起來,讓人類共享更多的美好。
當前,我國的文學,無論是漢語寫作,還是少數民族寫作,作家很多,作品很多,名家輩出,一片繁花似錦。作家們的作品,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也是琳瑯滿目。生活所在之處,人生百態(tài)。作家可以用他的文學之筆,刻畫這生活的林林總總,包括一些丑惡的社會現象、人性的墮落、一小撮人的頹廢等等。如果這樣的作品,像魯迅先生的文章,能成為一劑良藥或烈藥,喚醒一種精神萎靡,或者醫(yī)治一些社會病灶,那也是好的。如果達不到這個效果,反而適得其反??倳浽谥v話中說“創(chuàng)新貴在獨辟蹊徑、不拘一格,但一味標新立異,追求怪誕,不可能成為上品,而很可能流于下品。”
全球化的今天,迅猛的信息時代,給我們帶來的不只是精彩,也有不堪,不只是良品,也有糟粕。文學亦如是。面對文學發(fā)展的新形勢、新情況,文學翻譯面臨的最最關鍵的問題就是選擇問題。我個人認為,一個合格的文學翻譯人員,必須有文學批評家的審美和價值判斷能力,從而做出必要的識別和選擇。我們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把好譯出語境文學發(fā)展的脈絡,了解譯入語境文學的渴求,選擇無愧于歷史,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的好作品,傳遞真善美的正能量,做人類文明真正的橋梁和紐帶。
其次是文化自信問題??倳洶盐幕孕排c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并列提出,“四個自信”成為面向全黨的正式提法,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框架下的新概念。文代會、作代會上,他進一步闡釋“文化自信”,并對我們文藝工作者提出了要求。他說:“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沒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寫出有骨氣、有個性、有神采的作品。”
文化自信,也是一個文學翻譯家應具備的素質。就我個人而言,我是一個蒙古族知識分子,業(yè)余從事蒙譯漢文學翻譯。我對自己的民族文化,不只是自信,而是深深的熱愛。蒙古民族,給予了我美好的母語,給予了我歷史的厚重感,給予了我豐富的文化滋養(yǎng)。作為這個民族的知識分子,我堅信,蒙古族文學所傳遞的精神高度、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將給我國的文學,乃至世界文學,注入一股清泉、一股真善美的力量。我翻譯蒙古族著名作家阿云嘎先生的長篇《滿巴扎倉》,就是被這樣的力量所驅動的。這部小說的結尾,將多方爭奪的蒙藥秘方公之于眾,讓它成為人類共同的財富。我想,這是一個作家的高度和胸懷。當然,這也是蒙古民族的高度和胸懷。
總書記的講話,更加堅定了我的文化自信,我的理想信念,我會更加奮力于我的文學翻譯事業(yè),譯介更多優(yōu)秀的蒙古族文學和蒙古國文學作品,給漢語讀者展現蒙古文化的魅力,同時也會譯介優(yōu)秀的漢語作品,呈現給蒙古語、蒙古國讀者,通過文學翻譯這個美好的載體,讓不同的民族和國家之間產生更多的相互認同、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從而達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理想境界。(作者系自治區(qū)文學翻譯家協(xié)會會員)
版權所有: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支持: 內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有幸參加了第九次全國作代會,在人民大會堂現場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很受感動、很受鼓舞。這是作家之幸事,文學之幸事、人民之幸事,國家之幸事。講話真誠、熱忱、深沉,本身就是一篇“胸中有大義、心理有人民、肩頭有責任、筆下有乾坤”好文章??倳浱岢龅南M?,字字句句緊扣人心,給了我們方向和力量。作為一名少數民族文學翻譯工作者,感觸頗深。
首先是文學作品的精神追求問題。總書記在講話中說“在5000多年文明發(fā)展中孕育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我們要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開放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大力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大力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他肯定了“在人類發(fā)展的每一個重大歷史關頭,文藝都能發(fā)時代之先聲、開社會之先風、啟智慧之先河,成為時代變遷和社會變革的先導。”總書記還說“對文藝來講,思想和價值觀念是靈魂”。
文學翻譯的使命,是把一個民族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用另一個民族的語言文字如實而傳神地傳遞出去,給另一個語境的讀者展現那個民族的文學、甚至文化的精髓,展現那個民族整體的精神氣質,讓不同的文化氣息相互流動起來,讓人類共享更多的美好。
當前,我國的文學,無論是漢語寫作,還是少數民族寫作,作家很多,作品很多,名家輩出,一片繁花似錦。作家們的作品,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也是琳瑯滿目。生活所在之處,人生百態(tài)。作家可以用他的文學之筆,刻畫這生活的林林總總,包括一些丑惡的社會現象、人性的墮落、一小撮人的頹廢等等。如果這樣的作品,像魯迅先生的文章,能成為一劑良藥或烈藥,喚醒一種精神萎靡,或者醫(yī)治一些社會病灶,那也是好的。如果達不到這個效果,反而適得其反??倳浽谥v話中說“創(chuàng)新貴在獨辟蹊徑、不拘一格,但一味標新立異,追求怪誕,不可能成為上品,而很可能流于下品。”
全球化的今天,迅猛的信息時代,給我們帶來的不只是精彩,也有不堪,不只是良品,也有糟粕。文學亦如是。面對文學發(fā)展的新形勢、新情況,文學翻譯面臨的最最關鍵的問題就是選擇問題。我個人認為,一個合格的文學翻譯人員,必須有文學批評家的審美和價值判斷能力,從而做出必要的識別和選擇。我們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把好譯出語境文學發(fā)展的脈絡,了解譯入語境文學的渴求,選擇無愧于歷史,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的好作品,傳遞真善美的正能量,做人類文明真正的橋梁和紐帶。
其次是文化自信問題。總書記把文化自信與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并列提出,“四個自信”成為面向全黨的正式提法,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框架下的新概念。文代會、作代會上,他進一步闡釋“文化自信”,并對我們文藝工作者提出了要求。他說:“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沒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寫出有骨氣、有個性、有神采的作品。”
文化自信,也是一個文學翻譯家應具備的素質。就我個人而言,我是一個蒙古族知識分子,業(yè)余從事蒙譯漢文學翻譯。我對自己的民族文化,不只是自信,而是深深的熱愛。蒙古民族,給予了我美好的母語,給予了我歷史的厚重感,給予了我豐富的文化滋養(yǎng)。作為這個民族的知識分子,我堅信,蒙古族文學所傳遞的精神高度、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將給我國的文學,乃至世界文學,注入一股清泉、一股真善美的力量。我翻譯蒙古族著名作家阿云嘎先生的長篇《滿巴扎倉》,就是被這樣的力量所驅動的。這部小說的結尾,將多方爭奪的蒙藥秘方公之于眾,讓它成為人類共同的財富。我想,這是一個作家的高度和胸懷。當然,這也是蒙古民族的高度和胸懷。
總書記的講話,更加堅定了我的文化自信,我的理想信念,我會更加奮力于我的文學翻譯事業(yè),譯介更多優(yōu)秀的蒙古族文學和蒙古國文學作品,給漢語讀者展現蒙古文化的魅力,同時也會譯介優(yōu)秀的漢語作品,呈現給蒙古語、蒙古國讀者,通過文學翻譯這個美好的載體,讓不同的民族和國家之間產生更多的相互認同、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從而達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理想境界。(作者系自治區(qū)文學翻譯家協(xié)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