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仆寺旗(簡稱太旗)地處錫林郭勒盟最南端,北緯41°35′~42°10′,東經114°51′~115°49′。南部、東南部分別與河北省張北縣、沽源縣隔山相望,西部與河北省康保縣毗鄰,東北部、北部與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相連,西北部與正鑲白旗為鄰。207國道縱貫全境。距北京350公里,距呼和浩特460公里,距錫林浩特270公里。
旗域位于內蒙古高原東南邊緣,地處陰山東段,屬察哈爾低山丘陵區(qū)。整個地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海拔高度1325~1802米,屬中溫帶亞干旱大陸性氣候。冬季寒冷而漫長,夏季溫熱多雨,習慣稱冬半年(10月至翌年3月)和夏半年(4—9月)。年平均氣溫0.7~2.4℃,最熱為每年7月,平均氣溫17.8℃,最高氣溫33.3℃;最冷為1月份,平均氣溫-17.6℃左右,最低氣溫-35.7℃。年均降水量為407毫米,全年無霜期100天左右,最大凍土深度2.8米。
全旗總面積34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76萬畝,可利用草場288萬畝。太仆寺旗農業(yè)有較長的歷史,始于清乾隆年間,特別是民國以后的移民墾荒,加快了農業(yè)的發(fā)展。經過數(shù)百年的經營,農業(yè)已成為全旗的主要經濟成分。主要農作物為:小麥、莜麥、馬鈴薯等,是自治區(qū)油料重點生產基地之一。
野生動物有布氏田鼠、長爪沙鼠、麝鼠、趾跳鼠、鼴鼠、野兔、狼、夜猴、刺猬、沙狐等。鳥類有百靈、山畫眉、麻雀、鷹、烏鴉、喜鵲、鵪鶉、沙雞、半翅、貓頭鷹、雕等。野生植物中,有野生菜類:韭菜、沙蔥、苦菜、白蘑菇、地皮菜、酸柳等。藥材主要有:麻黃草、甘草、杏核、狼毒、防風等。野生花卉主要有:金蓮花、卷丹花、馬蘭花、山丹花、金盞花、芍藥花等。
全旗礦藏資源種類較多,分布較廣。已探明或確認存在的礦產種類50余種,170余個礦床和礦化點。
版權所有: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支持: 內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太仆寺旗(簡稱太旗)地處錫林郭勒盟最南端,北緯41°35′~42°10′,東經114°51′~115°49′。南部、東南部分別與河北省張北縣、沽源縣隔山相望,西部與河北省康保縣毗鄰,東北部、北部與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相連,西北部與正鑲白旗為鄰。207國道縱貫全境。距北京350公里,距呼和浩特460公里,距錫林浩特270公里。
旗域位于內蒙古高原東南邊緣,地處陰山東段,屬察哈爾低山丘陵區(qū)。整個地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海拔高度1325~1802米,屬中溫帶亞干旱大陸性氣候。冬季寒冷而漫長,夏季溫熱多雨,習慣稱冬半年(10月至翌年3月)和夏半年(4—9月)。年平均氣溫0.7~2.4℃,最熱為每年7月,平均氣溫17.8℃,最高氣溫33.3℃;最冷為1月份,平均氣溫-17.6℃左右,最低氣溫-35.7℃。年均降水量為407毫米,全年無霜期100天左右,最大凍土深度2.8米。
全旗總面積34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76萬畝,可利用草場288萬畝。太仆寺旗農業(yè)有較長的歷史,始于清乾隆年間,特別是民國以后的移民墾荒,加快了農業(yè)的發(fā)展。經過數(shù)百年的經營,農業(yè)已成為全旗的主要經濟成分。主要農作物為:小麥、莜麥、馬鈴薯等,是自治區(qū)油料重點生產基地之一。
野生動物有布氏田鼠、長爪沙鼠、麝鼠、趾跳鼠、鼴鼠、野兔、狼、夜猴、刺猬、沙狐等。鳥類有百靈、山畫眉、麻雀、鷹、烏鴉、喜鵲、鵪鶉、沙雞、半翅、貓頭鷹、雕等。野生植物中,有野生菜類:韭菜、沙蔥、苦菜、白蘑菇、地皮菜、酸柳等。藥材主要有:麻黃草、甘草、杏核、狼毒、防風等。野生花卉主要有:金蓮花、卷丹花、馬蘭花、山丹花、金盞花、芍藥花等。
全旗礦藏資源種類較多,分布較廣。已探明或確認存在的礦產種類50余種,170余個礦床和礦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