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16年(1927),錫尼喇嘛領導的“獨貴龍”運動,一度推翻烏審旗封建王公政權,成立烏審旗政府,將全旗劃為19個嘎查(當時雖未被王公承認,事實上卻與參領、佐領制并行)。民國17年(1928),隸屬綏遠省伊克昭盟(今鄂爾多斯市)。
民國23年(1934),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今旗境南部先后成立中共烏審旗工委(曹動之任書記),將旗工委領導的游擊隊更名蒙漢騎兵游擊隊。在解放區(qū)巴圖灣地區(qū)建立鄉(xiāng)政府。
民國25年(1936)2月,曾建立烏審旗蘇維埃政府,不久根據(jù)上級指示撤銷蘇維埃政府,主要任務放在開展統(tǒng)一戰(zhàn)線方面的工作。民國31年(1942),烏審旗工委在爾林川、牌子地創(chuàng)建兩個蒙漢自治抗敵會,“實際是黨政軍合一的政權機關”。1944年12月6日,組建烏審旗蒙漢抗敵聯(lián)合會,下轄5個分會。1947年3月,成立烏審旗政務委員會(設主席、副主席)。
版權所有: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支持: 內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民國16年(1927),錫尼喇嘛領導的“獨貴龍”運動,一度推翻烏審旗封建王公政權,成立烏審旗政府,將全旗劃為19個嘎查(當時雖未被王公承認,事實上卻與參領、佐領制并行)。民國17年(1928),隸屬綏遠省伊克昭盟(今鄂爾多斯市)。
民國23年(1934),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今旗境南部先后成立中共烏審旗工委(曹動之任書記),將旗工委領導的游擊隊更名蒙漢騎兵游擊隊。在解放區(qū)巴圖灣地區(qū)建立鄉(xiāng)政府。
民國25年(1936)2月,曾建立烏審旗蘇維埃政府,不久根據(jù)上級指示撤銷蘇維埃政府,主要任務放在開展統(tǒng)一戰(zhàn)線方面的工作。民國31年(1942),烏審旗工委在爾林川、牌子地創(chuàng)建兩個蒙漢自治抗敵會,“實際是黨政軍合一的政權機關”。1944年12月6日,組建烏審旗蒙漢抗敵聯(lián)合會,下轄5個分會。1947年3月,成立烏審旗政務委員會(設主席、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