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錦后旗地區(qū),戰(zhàn)國時為高闕山南九原縣西部地,秦朝時屬九原郡臨河縣(治所今臨河縣境內)西部地,西漢時分屬于朔方郡的臨河縣(治所今臨河縣境內)和沃野縣(治所今臨河區(qū)黃羊木頭鎮(zhèn)腦高古城址)轄地,東漢時屬朔方郡沃野縣轄地,東漢末年為匈奴政權統轄地。三國魏景元三年至西晉太康二年(262—281),今旗境屬羌族政權統轄地。東晉十六國時期,今旗境先后為后趙、前秦、后秦及夏等政權統轄之地。南北朝時期,今旗境為北魏沃野鎮(zhèn)轄境;北周為永豐鎮(zhèn)(今臨河區(qū)境)統轄地區(qū)。隋朝初屬豐州,隋大業(yè)元年(605),屬五原郡永豐縣(治所今臨河縣境)。
版權所有: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支持: 內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杭錦后旗地區(qū),戰(zhàn)國時為高闕山南九原縣西部地,秦朝時屬九原郡臨河縣(治所今臨河縣境內)西部地,西漢時分屬于朔方郡的臨河縣(治所今臨河縣境內)和沃野縣(治所今臨河區(qū)黃羊木頭鎮(zhèn)腦高古城址)轄地,東漢時屬朔方郡沃野縣轄地,東漢末年為匈奴政權統轄地。三國魏景元三年至西晉太康二年(262—281),今旗境屬羌族政權統轄地。東晉十六國時期,今旗境先后為后趙、前秦、后秦及夏等政權統轄之地。南北朝時期,今旗境為北魏沃野鎮(zhèn)轄境;北周為永豐鎮(zhèn)(今臨河區(qū)境)統轄地區(qū)。隋朝初屬豐州,隋大業(yè)元年(605),屬五原郡永豐縣(治所今臨河縣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