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州路古城遺址位于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烏蘭花鎮(zhèn)西北25公里處城卜子村東側的沖積平原上。古城的東、南、西三面環(huán)山,北面地勢開擴平坦。錫拉木倫河上游的塔布汗河水由南山缺口向北從古城東側流過。古城西墻外側有石羊、石獅、石人各一對。石人一為文臣,一為武將。
古城呈方形,主城的東、北墻長800米,西、南墻的長度為900米。城墻殘高約0.3~2米。城內由于耕種農田,建筑布局已很不清晰。經試掘,東、西兩門間有一直通的橫街,這條橫街與城黨中央通往南門的南北大街相匯成丁字街,在東西大街的南側還有3條緯向的小街,這些小街都與南北大街相交。城內有建筑臺基數十處,在西南角突出的那一塊小城內,原立有儒學碑一座。碑高1.75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移至呼和浩特市,現(xiàn)存內蒙古博物館。碑陽鐫刻大德十一年加封孔子制詔。碑陰因多年磨損,字跡已模糊不清,但明確刻有凈州路的字樣。此碑文字是唯一確定凈州路的依據。
古城現(xiàn)在雖為廢墟,但城內埋藏的文物較多,經常有生活用品出土,如瓷片、陶片、粗沙黃綠釉的甕片、鈞窯、龍泉窯等瓷片。金黃色的琉璃瓦和金元時期的長條磚,尤以城內西部較多。古城北墻部分被洪水破壞,但遺跡還較清晰。
版權所有: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支持: 內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凈州路古城遺址位于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烏蘭花鎮(zhèn)西北25公里處城卜子村東側的沖積平原上。古城的東、南、西三面環(huán)山,北面地勢開擴平坦。錫拉木倫河上游的塔布汗河水由南山缺口向北從古城東側流過。古城西墻外側有石羊、石獅、石人各一對。石人一為文臣,一為武將。
古城呈方形,主城的東、北墻長800米,西、南墻的長度為900米。城墻殘高約0.3~2米。城內由于耕種農田,建筑布局已很不清晰。經試掘,東、西兩門間有一直通的橫街,這條橫街與城黨中央通往南門的南北大街相匯成丁字街,在東西大街的南側還有3條緯向的小街,這些小街都與南北大街相交。城內有建筑臺基數十處,在西南角突出的那一塊小城內,原立有儒學碑一座。碑高1.75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移至呼和浩特市,現(xiàn)存內蒙古博物館。碑陽鐫刻大德十一年加封孔子制詔。碑陰因多年磨損,字跡已模糊不清,但明確刻有凈州路的字樣。此碑文字是唯一確定凈州路的依據。
古城現(xiàn)在雖為廢墟,但城內埋藏的文物較多,經常有生活用品出土,如瓷片、陶片、粗沙黃綠釉的甕片、鈞窯、龍泉窯等瓷片。金黃色的琉璃瓦和金元時期的長條磚,尤以城內西部較多。古城北墻部分被洪水破壞,但遺跡還較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