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山火車站主樓始建于民國26年(1937),是一幢東洋風格的日本式建筑,占地900平方米,主體建筑為兩層六頂。除使用磚、木材等常用建筑材料,還使用花崗巖、鋼筋混凝土等。主體黃色調,一層外壁周圍是用花崗巖砌的亂插石墻,樓頂用赭色水泥覆蓋。修筑得十分堅固,并與炮樓連為一體。
民國26年(1937),戰(zhàn)火四起,烽煙彌漫,寂靜的山林響起日本侵略軍的槍炮聲。軍車運來10個步兵中隊、4個炮兵中隊和1個工兵隊,在阿爾山構筑野戰(zhàn)陣地。當時的阿爾山火車站異常繁忙,可謂是滿負荷運作。時隔8年,日軍在蘇聯紅軍強大攻勢面前無心戀戰(zhàn),全線潰退,阿爾山火車站成為日軍逃亡的中轉站。8月9—14日,日軍、偽軍、日偽家屬、留守人員等一批又一批地來到阿爾山火車站,坐上混合列車,帶上武器彈藥,匆匆踏上艱險的逃亡之路。
民國34年(1945)8月12日清晨,一列由兩輛機車牽引的混合列車停在站臺邊,700余名日軍及700余名學生、勞工擠在2節(jié)車廂內,其余6節(jié)車廂裝滿武器彈藥。人沒上完,列車便啟動了。蘇聯紅軍在空襲阿爾山后立即全線追擊,在大石寨,6節(jié)車廂的軍火轟然爆炸,列車炸翻,傾斜的機車借著慣性滑出四五里路,連車帶人一起進入蘇軍伏擊圈。
版權所有: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支持: 內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阿爾山火車站主樓始建于民國26年(1937),是一幢東洋風格的日本式建筑,占地900平方米,主體建筑為兩層六頂。除使用磚、木材等常用建筑材料,還使用花崗巖、鋼筋混凝土等。主體黃色調,一層外壁周圍是用花崗巖砌的亂插石墻,樓頂用赭色水泥覆蓋。修筑得十分堅固,并與炮樓連為一體。
民國26年(1937),戰(zhàn)火四起,烽煙彌漫,寂靜的山林響起日本侵略軍的槍炮聲。軍車運來10個步兵中隊、4個炮兵中隊和1個工兵隊,在阿爾山構筑野戰(zhàn)陣地。當時的阿爾山火車站異常繁忙,可謂是滿負荷運作。時隔8年,日軍在蘇聯紅軍強大攻勢面前無心戀戰(zhàn),全線潰退,阿爾山火車站成為日軍逃亡的中轉站。8月9—14日,日軍、偽軍、日偽家屬、留守人員等一批又一批地來到阿爾山火車站,坐上混合列車,帶上武器彈藥,匆匆踏上艱險的逃亡之路。
民國34年(1945)8月12日清晨,一列由兩輛機車牽引的混合列車停在站臺邊,700余名日軍及700余名學生、勞工擠在2節(jié)車廂內,其余6節(jié)車廂裝滿武器彈藥。人沒上完,列車便啟動了。蘇聯紅軍在空襲阿爾山后立即全線追擊,在大石寨,6節(jié)車廂的軍火轟然爆炸,列車炸翻,傾斜的機車借著慣性滑出四五里路,連車帶人一起進入蘇軍伏擊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