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9日,中國地方志學會編輯出版研究會成立大會在遼寧省丹東市召開。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秘書長,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中國地方志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冀祥德出席會議并講話。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國地方志學會副會長劉玉宏出席會議,并宣讀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辦公室《關于成立中國地方志學會編輯出版研究會請示的批復》和中國地方志學會《關于同意設立中國地方志學會編輯出版研究會的批復》。成立大會先后由遼寧省地方志辦公室主任鄢鋼城,湖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黨組書記、副主任易介南,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黨委書記劉暉春,山西省地方志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張志仁主持。
冀祥德講話
冀祥德在講話中指出,在全國地方志發(fā)展新機遇、新形勢下,成立編輯出版研究會是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辦公室黨組和中國地方志學會頂層設計的又一項重要舉措。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常務副組長李培林在第一次全國地方志工作經驗交流會暨2017年全國地方志機構主任工作會議上作題為《全面推進地方志事業(yè)轉型升級》的報告,提出地方志要從傳統(tǒng)的“一本書主義”,逐漸向志、鑒、庫、館、網(wǎng)、用、會、刊、研、史“十業(yè)并舉”的新時期地方志事業(yè)轉型升級。中指辦圍繞《全國地方志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5—2020年)》提出的目標任務,將2015年確定為調研年,2016年確定為頂層設計年,2017年確定為督查落實年,之后在學科建設、理論建設、學會建設等各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對于全國各級地方志工作機構和全國地方志工作者,到2020年,要實現(xiàn)省省有志、市市有志、縣縣有志,實現(xiàn)省、市、縣三級綜合年鑒一年一鑒全覆蓋,全面完成“兩全”目標是當前最根本、最核心的工作,這是一項硬任務,也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同時還應該十分清醒地認識到,“兩全”目標不僅僅是數(shù)量上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全面保障志鑒圖書的質量。在全國地方志事業(yè)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成立編輯出版研究會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抓手。經過中指辦黨組和中國地方志學會的多次研究,決定依托全國唯一以出版志鑒類圖書為主的國家級出版單位——方志出版社組建編輯出版研究會,并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印刷學院等相關科研機構、高校的頂尖專家學者參與編輯出版研究會的活動,共同推進和提升地方志編纂、編輯出版的水平和質量。
冀祥德就編輯出版研究會下一步工作提出三點要求:第一,要認清形勢,抓住機遇,通過編輯出版研究會的理論研究平臺,全面助力全國地方志事業(yè)的轉型升級。中指辦先后推出的中國志書精品工程和中國年鑒精品工程這兩個姊妹工程,得到國辦、財政部作為重大項目的認可,并納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創(chuàng)新工程的資助。通過實施這兩個地方志精品工程和地方志質量工程,要精心組織、打造出版一批經得起歷史檢驗的精品志書、精品年鑒,編輯出版研究會責任重大。因此,我們一定要認清形勢,認清成立編輯出版研究會的重要意義,大力助推全國地方志事業(yè)的轉型升級。第二,要嚴格要求,重視質量,真正發(fā)揮編輯出版研究會的作用。編輯出版研究會不僅有專業(yè)的編輯和出版人員,還有來自全國地方志工作機構、科研機構、著名高校的頂尖專家和學者,因此,編輯出版研究會一定要充分利用好這個平臺,緊緊圍繞中心工作,明確自身的職責,不辜負大家的重托和期望,為全國地方志編纂、編輯出版提供新的更廣闊、更有凝聚力的溝通交流平臺,成為聯(lián)系全國編輯出版工作者的紐帶和橋梁,推動地方志事業(yè)科學、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第三,編輯出版研究會要和已經成立的其他五個研究會并肩協(xié)作,在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辦公室和中國地方志學會的領導下開展好工作。編輯出版研究會是目前中國地方志學會六個二級學會中唯一一個有專家顧問委員會的研究會,一定要利用好這樣的有利條件,發(fā)揮好各位專家學者的作用,將學術研究、工作實踐和專業(yè)培訓緊密結合,把編輯出版研究會的工作做實。
劉玉宏出席會議
鄢鋼城主持會議
方志出版社副總編輯李江代表發(fā)起單位匯報關于成立編輯出版研究會籌備工作的情況。
會議表決通過《中國地方志學會編輯出版研究會規(guī)程》《中國地方志學會編輯出版研究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常務理事、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副秘書長產生辦法》,審議《中國地方志學會編輯出版研究會會員登記辦法》,產生編輯出版研究會第一屆理事會,共有理事89名。一屆一次理事會選舉產生常務理事40名。選舉方志出版社總編輯于偉平為編輯出版研究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黨委書記劉暉春,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副總編輯、《歷史研究》主編李紅巖,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孟憲實,北京大學中古史中心副主任、教授史睿,北京印刷學院新聞出版學院教授王彥祥,方志出版社常務副社長張大偉,山西省地方志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張志仁,江蘇省地方志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漆冠山,湖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黨組書記、副主任易介南,重慶市地方志辦公室主任姚紅,西藏自治區(qū)地方志辦公室主任汪德軍,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地方志辦公室主任贠有強共12位同志為副會長。選舉方志出版社副總編輯、名鎮(zhèn)志編輯部主任李江為秘書長,方志出版社社長助理、總編室主任章瑾為副秘書長。
還向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副秘書長,以及常務理事代表、理事代表頒發(fā)證書,并向中國地方志學會編輯出版研究會專家顧問委員會主任田嘉,中國地方志學會編輯出版研究會專家顧問委員會副主任厲兵頒發(fā)聘書;討論研究編輯出版研究會今后五年工作。
于偉平講話
最后,編輯出版研究會新任會長于偉平發(fā)表講話。她指出,編輯出版研究會是第六屆中國地方志學會組建以來,繼信息化研究會、年鑒研究會、方志館研究會、史志期刊研究會、方志研究會后成立的第六個分支機構。這一系列研究會的成立,將進一步扎牢學會的根基,為地方志事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新的動力。當前,方志的編輯出版工作正處在一個專業(yè)化引導、規(guī)范化操作、學術化提升的關鍵時期,需要通過不斷加強理論研究、學術交流與業(yè)務培訓,才能在完成《全國地方志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5—2020年)》任務目標的同時,進一步提升方志的品質、品位,使方志文化產品實現(xiàn)精品化、專業(yè)化、數(shù)字化、國際化的要求,為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貢獻力量。就編輯出版研究會第一屆理事會的下一步工作,她談了三點意見:一是提高認識,緊緊圍繞國家文化發(fā)展戰(zhàn)略布局開展工作。二是緊密團結,積極構建好、利用好、發(fā)揮好編輯出版研究會平臺,服務好全國修志事業(yè)。三是明確職能,規(guī)范活動行為,服務好會員。
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地方志工作機構,副省級城市地方志工作機構,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印刷學院等相關部門的專家學者約100人參加會議。
(武斌 攝影)
(方志出版社 章瑾)
版權所有: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支持: 內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2017年7月9日,中國地方志學會編輯出版研究會成立大會在遼寧省丹東市召開。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秘書長,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中國地方志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冀祥德出席會議并講話。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國地方志學會副會長劉玉宏出席會議,并宣讀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辦公室《關于成立中國地方志學會編輯出版研究會請示的批復》和中國地方志學會《關于同意設立中國地方志學會編輯出版研究會的批復》。成立大會先后由遼寧省地方志辦公室主任鄢鋼城,湖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黨組書記、副主任易介南,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黨委書記劉暉春,山西省地方志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張志仁主持。
冀祥德講話
冀祥德在講話中指出,在全國地方志發(fā)展新機遇、新形勢下,成立編輯出版研究會是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辦公室黨組和中國地方志學會頂層設計的又一項重要舉措。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常務副組長李培林在第一次全國地方志工作經驗交流會暨2017年全國地方志機構主任工作會議上作題為《全面推進地方志事業(yè)轉型升級》的報告,提出地方志要從傳統(tǒng)的“一本書主義”,逐漸向志、鑒、庫、館、網(wǎng)、用、會、刊、研、史“十業(yè)并舉”的新時期地方志事業(yè)轉型升級。中指辦圍繞《全國地方志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5—2020年)》提出的目標任務,將2015年確定為調研年,2016年確定為頂層設計年,2017年確定為督查落實年,之后在學科建設、理論建設、學會建設等各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對于全國各級地方志工作機構和全國地方志工作者,到2020年,要實現(xiàn)省省有志、市市有志、縣縣有志,實現(xiàn)省、市、縣三級綜合年鑒一年一鑒全覆蓋,全面完成“兩全”目標是當前最根本、最核心的工作,這是一項硬任務,也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同時還應該十分清醒地認識到,“兩全”目標不僅僅是數(shù)量上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全面保障志鑒圖書的質量。在全國地方志事業(yè)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成立編輯出版研究會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抓手。經過中指辦黨組和中國地方志學會的多次研究,決定依托全國唯一以出版志鑒類圖書為主的國家級出版單位——方志出版社組建編輯出版研究會,并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印刷學院等相關科研機構、高校的頂尖專家學者參與編輯出版研究會的活動,共同推進和提升地方志編纂、編輯出版的水平和質量。
冀祥德就編輯出版研究會下一步工作提出三點要求:第一,要認清形勢,抓住機遇,通過編輯出版研究會的理論研究平臺,全面助力全國地方志事業(yè)的轉型升級。中指辦先后推出的中國志書精品工程和中國年鑒精品工程這兩個姊妹工程,得到國辦、財政部作為重大項目的認可,并納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創(chuàng)新工程的資助。通過實施這兩個地方志精品工程和地方志質量工程,要精心組織、打造出版一批經得起歷史檢驗的精品志書、精品年鑒,編輯出版研究會責任重大。因此,我們一定要認清形勢,認清成立編輯出版研究會的重要意義,大力助推全國地方志事業(yè)的轉型升級。第二,要嚴格要求,重視質量,真正發(fā)揮編輯出版研究會的作用。編輯出版研究會不僅有專業(yè)的編輯和出版人員,還有來自全國地方志工作機構、科研機構、著名高校的頂尖專家和學者,因此,編輯出版研究會一定要充分利用好這個平臺,緊緊圍繞中心工作,明確自身的職責,不辜負大家的重托和期望,為全國地方志編纂、編輯出版提供新的更廣闊、更有凝聚力的溝通交流平臺,成為聯(lián)系全國編輯出版工作者的紐帶和橋梁,推動地方志事業(yè)科學、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第三,編輯出版研究會要和已經成立的其他五個研究會并肩協(xié)作,在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辦公室和中國地方志學會的領導下開展好工作。編輯出版研究會是目前中國地方志學會六個二級學會中唯一一個有專家顧問委員會的研究會,一定要利用好這樣的有利條件,發(fā)揮好各位專家學者的作用,將學術研究、工作實踐和專業(yè)培訓緊密結合,把編輯出版研究會的工作做實。
劉玉宏出席會議
鄢鋼城主持會議
方志出版社副總編輯李江代表發(fā)起單位匯報關于成立編輯出版研究會籌備工作的情況。
會議表決通過《中國地方志學會編輯出版研究會規(guī)程》《中國地方志學會編輯出版研究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常務理事、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副秘書長產生辦法》,審議《中國地方志學會編輯出版研究會會員登記辦法》,產生編輯出版研究會第一屆理事會,共有理事89名。一屆一次理事會選舉產生常務理事40名。選舉方志出版社總編輯于偉平為編輯出版研究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黨委書記劉暉春,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副總編輯、《歷史研究》主編李紅巖,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孟憲實,北京大學中古史中心副主任、教授史睿,北京印刷學院新聞出版學院教授王彥祥,方志出版社常務副社長張大偉,山西省地方志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張志仁,江蘇省地方志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漆冠山,湖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黨組書記、副主任易介南,重慶市地方志辦公室主任姚紅,西藏自治區(qū)地方志辦公室主任汪德軍,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地方志辦公室主任贠有強共12位同志為副會長。選舉方志出版社副總編輯、名鎮(zhèn)志編輯部主任李江為秘書長,方志出版社社長助理、總編室主任章瑾為副秘書長。
還向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副秘書長,以及常務理事代表、理事代表頒發(fā)證書,并向中國地方志學會編輯出版研究會專家顧問委員會主任田嘉,中國地方志學會編輯出版研究會專家顧問委員會副主任厲兵頒發(fā)聘書;討論研究編輯出版研究會今后五年工作。
于偉平講話
最后,編輯出版研究會新任會長于偉平發(fā)表講話。她指出,編輯出版研究會是第六屆中國地方志學會組建以來,繼信息化研究會、年鑒研究會、方志館研究會、史志期刊研究會、方志研究會后成立的第六個分支機構。這一系列研究會的成立,將進一步扎牢學會的根基,為地方志事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新的動力。當前,方志的編輯出版工作正處在一個專業(yè)化引導、規(guī)范化操作、學術化提升的關鍵時期,需要通過不斷加強理論研究、學術交流與業(yè)務培訓,才能在完成《全國地方志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5—2020年)》任務目標的同時,進一步提升方志的品質、品位,使方志文化產品實現(xiàn)精品化、專業(yè)化、數(shù)字化、國際化的要求,為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貢獻力量。就編輯出版研究會第一屆理事會的下一步工作,她談了三點意見:一是提高認識,緊緊圍繞國家文化發(fā)展戰(zhàn)略布局開展工作。二是緊密團結,積極構建好、利用好、發(fā)揮好編輯出版研究會平臺,服務好全國修志事業(yè)。三是明確職能,規(guī)范活動行為,服務好會員。
各?。ㄗ灾螀^(qū)、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地方志工作機構,副省級城市地方志工作機構,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印刷學院等相關部門的專家學者約100人參加會議。
(武斌 攝影)
(方志出版社 章瑾)